《银河补习班》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80、90年代,讲述了一对父子跨越漫长时光收获爱与成长的亲情故事。该剧大体剧情:马皓文因一次意外事故而入狱,让他遗憾地错过了儿子七年的成长时光。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和满满的爱给予儿子马飞自由成长的空间,教会儿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马飞面临学业问题,尽管在学校看来儿子没有可塑之处,但马皓文从未放弃,鼓励孩子找到心中的梦想并为之努力。阎主任和马皓文立下赌约,打算用一个月时间将马飞的学业提高,证明他不是不可救药的学生,“学渣”也是可造之材 。
电影虽然讲述父子情,但其实最后落脚在了教育,是对现实中对作为父亲身份的人们进行自我反思。150分钟的电影下来,没有过多的说教更像是在和大银幕前的观众探讨一些教育问题。看完电影后不由得联想到除了情商和智商之外的逆商,下面通过这部电影来谈一下如何提高现在孩子的逆商:
《银河补习班》结局部分,马皓文指着操场被世人当做疯子的年轻人问闫主任:这是谁,这一段想必所有人的印象都很深刻。他是闫主任的儿子,当年以省状元的身份考上北京大学,却因为一次考试不及格而大受刺激成为疯子。
对比影片中最终成为航天英雄的马飞,初中时从年级倒数第一,短短数月跃居年级前十,在电影中这可能是个bug,可能是编剧在展现“神迹”,我们姑且不讨论这个,主要是在马飞航天器出问题后的解决问题的意识,在生死抉择的时刻,马飞想起了曾经对父亲马皓文写过的一句话“爸爸:像你一样,永远不认输!”因此,马飞毅然决然穿上航天服,成功在最后一秒钟修理好了中继天线。而不是一直在坐以待毙。也有很多人质疑马飞航天服氧气仅维持4分钟,马飞是怎么回到舱内的?不过电影终归是电影,能收获些东西就好。
马飞和闫主任的儿子同样是面临对自己来说人生中遇到大问题,处理的结果确实截然相反。
当今社会是一个机遇与危机并重的时代。变化不断,挑战不止。面对莫测的未来,我们需要拥有抗打击的能力,学会正确地识别和应对逆境,培养并提升个人复原力和韧性,而逆商(AQ)水平正是这一能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