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出赵国,孙膑出主意:只需兵围魏国都城大梁,即能解邯郸之围。魏王听说齐军直扑大梁,命庞涓迅速回军。孙膑则在桂陵设伏,守株待兔;同时,命令围攻大梁的步兵快速调头,从南面封堵桂陵山口,截击魏国骑兵。
庞涓中计,剑雨火光中一面大旗猎猎飘扬——军师孙。庞涓吐血落马,多亏两个侄子拼命相救,逃出重围。魏国引以为傲的武卒精锐几乎全军覆没,齐军大获全胜。这就是成语“围魏救赵”的来历。总的来说,是段干纶首创,在实际作战中,由孙膑提出并运用于实践。
“围魏救赵”是中国军事史上著名的战例,后来成为三十六计中最为精彩的智谋。
*主席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阅读《智囊》看到“围魏救赵”这一战例时,评点:“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
庞涓的战果,在历史上记述较多;但孙膑,只此一例。然而,却不能否认孙膑不仅是一位擅长运用兵法的军事家,更是一位有着大智慧的战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