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野生稻,正是专家们寻找的目标,把普通水稻和野生稻进行杂交,经过近20年不断选育,终于培育出了合格的水稻后代。
2022年11月10日,央视新闻报道称,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利用非洲大陆多年生长雄野生稻与一年生水稻杂交,成功培育出多年生水稻新品种,经过规模化试种后,取得了不错的收成。
实验数据表明,胡凤益团队培育的这种新水稻,种下之后,可以连续收获3-4年,每年收获两季。2020年时,研究团队曾专门做过一次实验,分别种植了早稻和晚稻,从而实现一年两季的收成。
通常情况下,早稻的产量要远远高于晚稻,因为土地经过长时间休整,春季雨水初开的时候,地里营养成分更足。早稻占了这种先机,再加上春夏季节雨水充沛,无论是长势还是收成,都要比晚稻高很多。而晚稻种植和生长时,都是在种植早稻的地里,营养成分已经被吸收差不多了,从而导致产量不高。
研究团队进行的实验中,晚稻产量达到370多斤,远高于普通晚稻每亩200多斤的产量。至于早稻,那产量就更惊人了。目前普通遭到一般维持在每亩600斤左右的产量水平上,而多年生早稻,却轻松突破了1000斤大关。
早晚稻加起来达到1400斤的亩产量,堪称“水稻届的领头羊”了。更可怕的是,以上数据还不是最高数据。据团队成员介绍,早稻和晚稻加起来的最高亩产量,可以达到2000斤,妥妥的亩产1吨大米。
与产量高的优势相对的,是多年生水稻低廉的种植成本。水稻种植可以一个繁琐的过程,整地、播种、育苗还有插秧等,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省略,更马虎不得。原来的一年生水稻,每年都要重复一遍以上步骤,而多年生水稻,不说一劳永逸,基本上是辛苦一次收获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