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历史与文化内涵,兰花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0-29 17:42:49

历代诗歌之中,魏晋描写兰花最多

第四阶段

在唐一代,盆养兰花已经盛行,专业经典的养兰著作《植兰说》横空出世。

唐末诗人唐彦谦《咏兰》被认为是第一首真正描写兰科植物的诗。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霭空谷。

如下图中显示的是唐代一御史大人萧翼正在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僧智永的弟子辩才赏兰花的画作:

兰花历史与文化内涵,兰花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5)

萧翼赚兰亭图(明代、佚名)

这幅画讲的是唐太宗御史萧翼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僧智永的弟子辩才的手中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骗取到手献给唐太宗的故事。此画一方面传达出中国古代帝王和文人对兰花文化的喜爱,另一方面也直白的表现出兰花文化的独特性。画中只有一盆兰花,遗世独立,孤高自芳,无需多余装饰。

第五阶段

宋代兰花文化达到鼎盛,并出现了《金漳兰谱》和《兰谱》两本专著。

宋代元朝,艺兰增多。园艺育种越发发达。

元明清承袭之前的兰花文化。

如南宋郑思肖的墨兰图,寥寥几笔,有花有叶而无根,表达了作者亡国之后的不屈情怀。有趣的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小说中,《金 瓶 梅》里描写兰花是最多的。兰花可以说是达官贵族和有钱人家钟爱的艺术品。

兰花历史与文化内涵,兰花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6)

南宋郑思肖的 《墨兰图》,聊聊几笔,借兰言志

兰花历史与文化内涵,兰花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7)

明代唐伯虎《陶谷弱兰图》(大英博物馆藏)

这幅画以蜀葵为主,兰花寥寥几株不易看出,标题中“弱兰”二字点睛,很好的传达了中国兰花文化的博大精深。

陶谷是北宋的翰林大学士,出使南唐,南唐升州太守(南京)韩熙载招待陶谷,甚是尽礼。当时南唐国力弱小,而陶谷恃本国国力强盛,态度傲慢,在南唐后主面前出言不逊。韩熙载便设局,色诱陶谷,让其出丑。歌女名为秦弱兰,陷于政治漩涡中,这幅画表现的就是个场景。

画中以代表时光易逝的蜀葵花为主,右下方的兰花则象征身不由己的弱兰。点缀其间的香炉、花瓶、酒瓶以及诸多饰物显示了画中人典雅高贵的生活品味,屏风上的青绿山水富贵融怡,唐伯虎将一个个能够引发悲怀伤神与富贵温暖之感的图像置于一起,其产生的交错节奏正是苦乐无常的人生的写照,当然也表现出他内心的五味杂陈。

第六阶段

民国之后,西方洋兰涌入。色彩艳丽、姿色万千的热带兰花文化兴起,形成与中国传统兰花文化并存的局面。

随着兰文化进一步普及,一些叫兰而不是兰的植物也流行起来。如吊兰、君子兰等也有人将其看做是兰花,乐于养在屋内。特别是吊兰,由于很好养,不如兰花那么娇贵,需要天天打理,因此备受普通人家的喜爱。即便是名人明星,养吊兰的人也不少。

兰花历史与文化内涵,兰花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