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的历史有哪些,南瓜的起源和演变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0-29 17:50:36

  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在中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广泛的栽培范围。南瓜来自美洲大陆,在四五百年间里,它以味甘适口、易于种植、不与主粮争地、不碍农忙且产量颇丰的巨大优势,如同其茎蔓一般,四处攀延,迅速深入到中国的绝大多数角落。从城市庭院的亭台楼角到乡村农舍的房前屋后,往往不难发现它们的身影。作为粮食的替代物,南瓜曾经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占据重要位置。尤其遭遇饥荒岁月,南瓜更是能使芸芸众生免除饿殍之苦的救命之物。但对于这种神奇的农作物,我们往往因为对它“太熟悉”反而认识隔膜。为此,李昕升著《中国南瓜史》(下称“李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认识南瓜“前世今生”的机会。该书围绕南瓜的起源与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以及在中国引种的时间与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探讨南瓜这一外来物种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

  南瓜在中国的传播史

  南瓜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由西方殖民者最先引种到欧洲,然后由欧洲转入亚洲,进而在亚洲得到广泛种植。但受《本草纲目》中“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记载的影响,民国年间曾有学者认为其出自“南番”,即亚洲南部。但事实上,与美洲不同,迄今为止在亚洲南部尚未发现有野生南瓜、史前遗存出现,证明至迟在三千年前美洲地区即开始种植南瓜。随着地理大发现步伐的加快,南瓜被引入欧洲,开启了它的欧亚之旅,并在明代嘉靖年间经东南海路和西南陆路传入中国。

  对于历史的价值,美国学者帕特里克·格里曾指出,“历史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历史不仅复原了它的对象,更创造了它的对象”。而考释南瓜名称的变化源流,既是对其历史的重要复原性工作,也是探讨它本土化的重要前提。《本草纲目》中“南瓜,种出南番”,是目前所知对于南瓜称谓的最早由来。但南瓜进入中土之后,各地命名不同,人们根据南瓜的某种特征并结合描摹、谐音、方言等,使南瓜具有了近百种不同的称谓。例如“番瓜”“倭瓜”“方瓜”“饭瓜”等。各地根据语言习惯、理解认识差异,使南瓜拥有了眼花缭乱的本土化名称。例如有的地方称之为“王瓜”,意为瓜形较大,故为“瓜中之王”;有误以为来自日本,故名曰“倭瓜”;有因其形状为圆形、象征团圆,则以“福瓜”称之等。李著通过考释南瓜在各地的名称由来与沿革,使读者更好地认识它在中国的传播史及其本土化特征。从“本土化”的视角来看外来物种的发展变迁,这一研究思路与史学界颇为流行的“在中国发现历史”研究理路颇有暗合之处。为了立体、多维地展现南瓜的本土化进路,李著巧妙地选取了“推广”“技术”和“文化”三个维度来分析这一问题。

  南瓜的本土化进程

  首先是推广本土化。南瓜引入中国后,迅速在全国推广,从沿海到内地,从湿热的南方到干燥的北方,从高原到盆地,都可以见到南瓜这一神奇作物的身影(空间);自从明代中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南瓜都在广大民众的食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时间)。李著在阅读大量地方志的基础上,梳理出了南瓜在各省区引种与推广的路线,以东南沿海为例,明代南瓜主要集中在沿海府县,并开始逐步向相对内陆的地区推广;清代南瓜在该地区的推广更为迅速,其栽培区已覆盖了东南沿海大部分区域,基本形成了南瓜连片栽培的主产区。其他省区的情况与此类似。可见,南瓜在明代基本完成了的各省的引种过程,并经历清代与民国时期的广泛普及,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达到鼎盛,最终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南瓜生产国的地位。

  其次是技术本土化。这里的“技术”主要是指南瓜的栽培、生产和加工利用技术。在栽培、生产技术方面,南瓜传入中国之初并无种植先例可循,而是经过一代代种植人的长期摸索与积累,使南瓜适应中国本土的栽培与生产技术。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或农书中大量关于南瓜的栽培技术记载,涉及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等。直至清代,中国的南瓜栽培技术基本成熟。但随着近代农学的发展,民国以后南瓜生产技术迅速提高,特别是在选种育种、播种育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逐渐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晚清以来西学东渐趋向的加强,使此时期的南瓜生产技术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因此,民国时期以后南瓜栽培生产技术空前提高,既是近代农学的传入与科技工作者辛勤努力的结果,又与明清时期中国本土积累的南瓜生产技术经验息息相关。

  第三是文化本土化。颇为称道的是,作为一部农史著作,李著并未简单地就“农”论“农”,而是吸收文化学相关理论,深入挖掘明清以来南瓜在中国普遍种植、加工、利用的文化内涵,进而提出“南瓜文化本土化”这一概念。数百年的南瓜种植与利用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南瓜文化。这一根源于饮食的文化形态,借助南瓜民俗、南瓜文学以及南瓜精神,最终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在革命年代,“红米饭,南瓜汤”歌谣体现了艰苦奋斗的大无畏精神,南瓜被赋予了独特的抗争寓意;各地的南瓜节成为民俗文化和农业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南瓜独特的外形与颜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观赏休闲文化;以南瓜为命名依据的名称文化,使其蕴含了历史学、语言学和修辞学原理。例如以南瓜蒂形容官印(政治权力)、以南瓜为地理取名;以“大面瓜”嘲讽人缺乏灵巧……总之,南瓜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外来物种的文化本土化形成的文化融合,是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至不少国人竟不知南瓜为域外物种,而将其视为中国本土培育的一种农作物。南瓜文化的这种本土化趋向,在明清时期逐步孕育,到民国时期达到高峰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延续至今。

  可以说,深刻认识“推广”“技术”与“文化”三个维度的南瓜本土化,是理解数百年来南瓜在中国历史变迁的一把钥匙。然而,李著并未简单止步于对南瓜本土化的研究,而是继续追问这种本土化之所以数百年来经久不衰的内在动因,即自然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正是这两大力量的相互交织,最终成为推动南瓜在中国本土化的重要力量。自然生态因素是南瓜之所以在中国顺利引种和本土化的首要前提。例如中国的气候环境和地理条件,十分适应南瓜的生长发育;而南瓜性甘温、嫩瓜味道鲜美而老瓜肥厚甘甜,低脂肪且高纤维,很快成为广受人们喜爱的日常食物。相反,作为同样从美洲而来的玉米,因人们对其口味适应较慢,尽管它在十六世纪就已经传入西南地区,但在十八世纪依然没有在该地得到广泛传播。在社会因素方面,救灾、移民、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以及南瓜自身的经济优势,也是推动南瓜本土化的重要动因。

  从题目和内容上来看,李著可以算得上是一部视野宏大的农史/物质文化史著作。但从研究对象来看,选择“南瓜”这一具体而微的题目,其内在理路又与20世纪七十年代意大利史学家卡洛·金兹伯格(Carlo Ginzburg)等提出的“微观史学”颇有暗合之处。所谓微观史学,主要是指研究历史进程中的微小对象,并以此为基础阐释其与群体、周围环境关系的历史研究理论与范式。在这种理论影响下,产生了一大批深具启发性的史学名著,例如《乳酪与蛆虫》《屠猫记》《蒙塔尤》等。李著以南瓜这一农作物为微观研究对象,反观明清以降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文化、医学科技等领域的巨大变迁,这些都生动地展示了这本书自身应有的学术价值。

  (作者何志明,系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