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交际 必须学会说话
现代社会是人际交往非常密切的社会。要想在当今社会体面地生活,或者说占有一席之地,不仅要学会交际,更要学会如何说话。
说话与写文章一样,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流畅,不亢不卑,声情并茂。但是,说话又与写文章不同,说话是即兴的,不容修改的,因此它比写文章要求更高。
那么,如何提高说话的能力呢?
首先,要让自己的话说出来有条有理,有逻辑性,内容充实而不泛泛而谈,就必须做到“肚子里有墨水”。“腹有诗书气自华”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多看书多积累是会说话的基础。有些人不读书但讲出来话头头是道,如果你仔细品味,就会觉得他的话缺乏深度,没有价值。如果是作报告,听众会觉得讲得太浅,说和没说差别不大。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读书少,不能旁征博引,不能引经据典,因而缺乏感染力。因此,多读书是学会说话说得动听的主要途径。
其次,要加强听力训练和口语训练。听懂对方说话的意图,才能正确地接上对方的话题,说出对方要听的话。听力训练也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多听多思考,进步是很明显的。至于口语训练,首先要树立信心。所有的演说家都是从学说a、o、e开始的,只是他们训练多了,才成就了未来。据说有个曾经口吃的人,为了提高说话能力,每天口里含着沙子对着大海进行说话训练,最终成为了著名演说家。
同时,提高口语表达效果,要克服一些不良的说话习惯。
记得央视一个特约评论员喜欢在一些词或句子后加“的话”,例如“今天的话”,“所以的话”,使语言拖沓啰嗦,效果大打折扣。我在头条里指出来了,后来他这种不良习惯得到很大的改善。
也有不少人在说话中加了很多“然后”,让听的人感觉不舒服。最近在电视或人们交谈发现一种新的现象,很多人在说话中常加个“对”字,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细听一下,这个“对”跟上下语言毫不相干,纯属多余。
改掉口语中不良习惯的主要方法就是一个字:慢。说话不急不缓,想好了再说,这样可以把“然后”“对”“的话”这些无用的词去掉,使语言干净利索,而不至于拖泥带水,令人生厌。
要提高说话水平,尽量用口语,不用排比句,少用“官话”或“套话”。不要到处都是“搭建……平台”,让人听得烦了。如果把它改成“给了我……的机会”,听起来反而很舒服。特别是最近冒出来一个“卷”字,很多年轻人喜欢跟风,到处都是“卷”。其实汉语是十分丰富细腻的,岂能用一个“卷”来囊括所包含的复杂意义呢!
现在“靠嘴吃饭”的人不少,当管理者更要学会脱稿演讲,不要照本宣科;要注重情感交流,少说官话套话。只有不断提高说话的能力,你的“饭”吃起来才越来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