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一说,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是指《前出师表》。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入选了此篇文章,篇名就是《出师表》,这就否定了前后之说。
《出师表》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之前,给后主刘禅上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表述了诸葛亮一片忠诚之心。
《前出师表》名称的由来之所以出现前后之说,是因为诸葛亮在历次北伐的过程中,有过两次出师的上表,第一次上表后世称作《前出师表》,这在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明确的记载,不存在任何疑义;第二次上表后世称作《后出师表》,但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陈寿没有记载,有人认为这是伪托诸葛亮之名所作。
南朝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作注,引用了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所著《汉晋春秋》的内容记载。
《汉晋春秋》在提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后,准备第二次北伐,因为朝野对第一次北伐失利争议很大,为此诸葛亮又上了一表,后世就称其为《后出师表》。
裴松之在引用这篇《表》时,专门注明:
“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
这就是说,这篇所谓的《后出师表》,在《诸葛亮集》中并没有,它是出自东吴张俨的《默记》。
《诸葛亮集》也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所著,这就是说《后出师表》既没有在陈寿所著《诸葛亮传》中出现,也没有在陈寿所著《诸葛亮集》中出现。
由此可知,陈寿并不认可《后出师表》的存在。
但后世对这个事争议很大,认为《后表》也是诸葛亮所作的大有人在。
鉴于头条君的要求,在这里,豹眼就不详细解说《后表》的事了,仅仅是针对《前出师表》这个事,简单说明一下《后出师表》罢了。
还是进入主题,依照豹眼的习惯,将《出师表》复制在下。
《出师表》非常经典,它虽出自陈寿的《诸葛亮传》,但不同于《隆中对》是陈寿所作,而是诸葛亮亲自捉刀而成。尽管阅读古文有些生涩,但豹眼还是建议友友们再复习一下较好,定会受益匪浅。
《出师表》原文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於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讬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於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讬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遂行,屯于沔阳。
在中学教材中,我们看到的《出师表》开篇便说:臣亮言。但《出师表》是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并无此语。
为了了解诸葛亮上这篇表的真实语境,豹眼从《诸葛亮传》多复制了此表前后一些内容,以便于友友们更好地理解。
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深入不毛之地讨伐叛乱的雍闿、孟获,到了秋后就平定叛乱,大获全胜。不仅在南中、安定获得了大量军用物资,还组建了无当飞军这支劲旅,蜀汉也因之富庶起来。
于是,诸葛亮开始全力操练兵马,准备大举进攻曹魏。
此时,蜀汉距离刘备夷陵之战没过几年,虽然经过诸葛亮五年的励精图治,但国力依然不足。
诸葛亮这次南征的确是发了大财,但与曹魏相比还差得很远。在这个情况下,诸葛亮想要北伐,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本来蜀地是富庶之地,但经过刘备与刘璋的夺蜀之战、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战、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后,国力严重衰弱,就如诸葛亮《出师表》所言“益州疲弊”,朝野上下都不想再劳民伤财打仗了,想过几天安逸的日子。
但诸葛亮认为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于是决定北伐,就在这个情况下,诸葛亮给后主刘禅上了这道《出师表》。
《出师表》解读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述和抒情。
首先诸葛亮说明了当前处境,指出在先帝刘备创业的关键时期中途去世,现在三分天下而蜀国困弊,最为弱小,这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容不得丝毫懈怠和大意。
好在先帝留下的班底还在,侍卫臣僚都勤劳不懈,将士都能舍生忘死。而且在先帝之后,作为丞相,诸葛亮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再次呈现出兴旺景象。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激发志士们的勇气继续进攻,不应当妄自菲薄。
其意是说,不要听信一些人的言论,要摒弃毫无进取的思想,敢于作为。千万不要援引一些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接下来,诸葛亮告诫后主刘禅要保证赏罚褒贬制度的一贯性,不能有所不同,要一视同仁。无论善恶都要交给主管官吏进行惩罚和奖励,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言明。
这一方面是劝谏后主刘禅不要听信有些人说三道四,另一方面是在告诫刘禅在诸葛亮出兵之后,依然要按照自己之前制订的制度办事,不要荒废政务。
为了保证诸葛亮不在成都时,蜀汉能正常运转,诸葛亮推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盛赞他们的品行和能力,建言刘禅要多听从他们的意见,有事要跟他们多商量。
将军向宠品行善良平和,又通晓军事,先帝刘备很赞赏他的才能。因而禁军中的事务要多去向他咨询,这样才能使军队和睦,人才各得其所。
蜀汉本来军事实力就不多,诸葛亮北伐把精锐部队带走了,对于都城成都的安危念念不忘,推荐向宠协助保卫国都的军事工作,可谓用心良苦,思虑缜密。
虽然安顿好了这一切,但诸葛亮还是不放心,唯独害怕有人进谗言坏了蜀汉的大事。
于是,诸葛亮又苦口婆心地提醒后主刘禅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再次搬出先帝刘备说事,以刘备之口说出汉桓帝、灵帝时期政治腐败导致国家混乱一事来警示刘禅。
并且,诸葛亮指出,侍中、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忠贞善良的贤臣,希冀多加重用他们。
至此,对于政治、军事等诸多事务,诸葛亮一一交代明确,可谓面面俱到,事无巨细,也就没啥好多说的了。
接下来,诸葛亮就发表一下自己内心的感慨。
自己本是一介平民,原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也没打算扬名于诸侯。可是先帝刘备三顾茅庐请自己出山辅佐,这份诚意令自己非常感动,不能不尽心竭力。
这或许是诸葛亮针对蜀汉朝野一些风言风语而做的自我表白。
当时,的确是有人诽谤诸葛亮大权在握,有政治野心之类的言语,很难不令后主刘禅有一些想法。
诸葛亮此言是在说明,自己对于这些为啥兴趣,要不是先帝刘备三顾茅庐的话,我是不愿意出来操这份心的。
表白了自己的志向以后,诸葛亮接着说,是因为自己做事谨慎,先帝刘备才把国家和陛下交付给我。
不要听有些人说我北伐是急躁冒进,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陛下跟朝臣们就一万个放心好了。
再说,讨伐汉贼、兴复汉室这是先帝的遗愿,陛下把这件事交给我去办就行了。
要出征打仗嘛,诸葛亮自然不忘表达一下自己的决心,说:“如果不能完成这个北伐的任务,就请治我的罪。”也就是立个军令状的意思。
同时,为了督促郭攸之等人要勤勉政事,也请求后主如果他们做不好也处罚他们。
最后,诸葛亮不忘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说自己此时此刻,我要远征,心中感慨很多,一边在写表,一边在流泪,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说了些啥,也不清楚自己应该说些啥。
豹眼评语这是一篇千古名文,有理有据,感情真挚,不是一般就事论事的表文可比。同时,也为后世上表留下了一个典范格式。
在豹眼看来,此时此刻的诸葛亮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这不仅仅是军事上能不能战胜强大的魏国不确定所带来的顾虑,还在于朝野在这次北伐上并没有取得思想上统一的担忧。
大军出征在即,内外都不能令人放心,这是多么大的压力啊,为此,诸葛亮心中非常纠结。
情之所至,流注笔端,自然而然成就了《出师表》这一千古名篇。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评价道: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说得就是,只有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东西,隔靴搔痒只能是不痛不痒。
南宋诗人陆游更是推崇备至,有诗为证: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舟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表》能令后世倍加推崇,岂能不打动后主刘禅呢?
对于诸葛亮“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和行为,后主刘禅又怎能不同意呢?
作为上表,妙笔生花很重要,但发自内心的情感更重要,这是《出师表》最成功之处。
注:图片及部分资料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