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说家人戴口罩的议论文,关于写口罩的议论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0-30 14:41:06

本篇文章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1,教育为什么存在?其本质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活到老学到老?

2,教育存在于哪些地方?环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我们该怎么做?

3、教育是单向的吗?为什么要突破固有思维?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分析出了:教育的存在本质上是生活延续的需要,是提升家庭和社会生活品质的必要手段。只要生活在延续,无论处在什么阶段,都有教育的存在以及教育的需要。教育始终贯穿整个人的一生。其目的在于使人获得一种持续的自我生长和更新的能力,以发展更美好的生活和实现更大的理想。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分析第二个问题:


2,教育存在于哪些地方?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教育存在于学校和家庭,没错,但不全面。其实,教育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一切和个体产生联系的事物,都存在教育性。从广义来讲,教育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影响着我们。


首先是自然环境,其实人从一生下来就遭受着自然环境的磨练和教育:长牙的时候,让他们发烧;腹痛腹泻时,让他们痉挛;感冒咳嗽时,让他们呼吸困难甚至喘不过气来;寄生虫折磨他们……


整个婴儿时期,他们几乎都处在疾病和危险之中,然而正是因为经历过这种种磨难和考验,儿童变得更有力量;一旦他们能够掌控自己的生命,他们生命的本原就会变得更加坚实,更加有保障。


正如一则神话说,忒提斯很想让她的儿子成为一个勇敢坚强的人,于是她把儿子浸入冥河水中。大自然正是通过这种种方式“训练”、“教导”着我们,乃至长大懂事后,看到石缝中长出一棵小树都能引发无限联想。


劝说家人戴口罩的议论文,关于写口罩的议论文(1)


再来说社会环境,普遍意义上讲,只要一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活动,那么,他所做的和所能做的事情,就都有赖于别人的期望、要求、赞许或者谴责,如果完全不考虑别人,他就不能完成自己的活动,正如一个商人不能自买自卖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环境便通过无意识的、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对个体的教育和塑造的影响,从而个体更好地融入社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劝说家人戴口罩的议论文,关于写口罩的议论文(2)


因此,可以得出第二个结论: 只要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发生联系,那么,教育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其本质是通过信息的传递和交换,经过思维的处理,提升或改变了人的认知。工作时和同事的相处、跟客户的打交道、跟消费者的接触、微博微信上关注的大V……都存在教育性。


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子女高中毕业以后和父母在观念上的鸿沟和冲突会越来越大。因为子女一直在学习新事物,结交新朋友,吸收新思想,而很多父母的观念似乎就停留在了子女离开家那一年。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爆炸,导致这种鸿沟越来越大。


这里其实对家长和子女也提出了两个问题:

1,作为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没有主动去关心和了解新鲜事物,尤其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2,作为子女,当我们整天抱怨父母沉浸在各种养生文章和微商产品时,有没有给他们多分享一些新鲜有趣的事,教会他们使用一些新兴的信息获取工具以便为父母创建一个更优质的信息环境?


这不是没有办法调和的。诚然,子女在长大离家以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父母千差万别,子女的圈子也更开阔,父母的则相对固定,不同的社会环境塑造了不同的人格,但是,这种环境真的无法打破吗?


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打破边界提供了一切可能,现在有那么多的信息获取渠道,那么多的社群,有各种方式可以帮我们开拓眼界、增长见识,但问题是,我们有去主动关心和了解吗?


对子女而言,我们普遍拥有掌握第一手新鲜事物的“信息权”,在“前沿”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学习更快速,但我们真的有把这种“信息权”分享给父母吗?我们在感叹他们观念落后时,其实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我们分享得不够多,陪伴的时间太少。


这里就解释了劝父母戴口罩难的第二个原因: 他们拥有的信息来源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足以使他们在短期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你作为子女又没有教会他们掌握可靠的信息获取工具。


环境造就性格。你所接触的、拥有的、处理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与他人的不同。所以,信息很关键。利用好互联网工具,让你和你的家人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分析最后一个问题:教育是单向的吗?教育就是老师对学生、家长对子女吗?为什么需要突破固有思维?敬请期待。


图源网络,侵删。


文:爱迪僧,EdisonInsight。关注我们,更多精彩干货。和“别人家”孩子一起,探索教育的终极答案。这里有数十位来自牛津、剑桥、哈佛、耶鲁、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生,怀着对教育的共同热爱,结合各自教、养经历,不定期地分享对一些教育现象和问题本质的思考。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