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电影画面分析,寄生虫电影剧情详细解读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0-30 14:36:09

以这种角度来看,《寄生虫》无关贫富矛盾,核心主题其实是「寄生关系」。试想一下,如果将高潮部分的贫富矛盾换成其他矛盾,只要能将人物逼上绝路,完成“寄生虫的转变”,那么整个故事框架——「揭示寄生关系」和「变为寄生关系」的两次巨大转折——依旧是行之有效的。《寄生虫》想要表达的,始终是描绘出这一“寄生关系”。

寄生虫电影画面分析,寄生虫电影剧情详细解读(9)

寄生虫是生物学的概念,有三种寄生形式,分别为共栖、互利共生、寄生。电影中,金氏一家起初渗透进富人家庭,金氏一家受益,而朴氏一家既不受益也不受害,此乃共栖。而金氏一家和老保姆夫妻的矛盾引发了朴氏一家的惨案,这则可以看作是寄生关系,即被寄生的一方不仅不受益,而且还受害。我们总是会从大自然中品悟道理,以大自然为比喻,譬如《三傻大闹宝莱坞》中,老院长就以鸠占鹊巢的现象比喻社会竞争的激烈。而在《寄生虫》中,则为我们描绘了另一幅大自然的比喻,让我们一睹人类社会中那些近似“寄生关系”的现象。

之所以说贫富矛盾并非《寄生虫》的重点,是因为这将导致一个更严重的潜台词。发生寄生关系的是两个物种,如果贫富矛盾是重点的话,这是否暗示穷人和富人是两个“物种”,跨越彼此阶级的可能性为零?

我相信《寄生虫》并非想要表达这点,穷人变富人很难,但并非绝无可能。而且,穷人和富人也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相反的,只不过是因为穷人寄生富人是最为直接的表现方式,用来表现“寄生关系”的人类社会比喻很合适,因此电影设计了穷人和富人。并且,在设计穷人富人的时候,电影也没有过多的赋予其典型意义,使穷人富人成为一种符号象征,而非群体代表。如此,就能理解为什么《寄生虫》的穷人不那么“穷人”,富人除了“有钱好骗”没有给人留下其他印象。因为他们并非重点,穷人富人甚至是能更换的符号。

寄生虫电影画面分析,寄生虫电影剧情详细解读(10)

在我看来,《寄生虫》的“寄生关系”是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隐喻。看到这一巧妙的设计时,观众绝不会只想到穷人寄生富人,而是会发散思维想到人类社会中的其他“寄生现象”。

举例而言,当啃老族放在话题中心,难道不会想到“寄生虫”吗?当畸形的恋爱关系进入大众视野,当灰色产业被曝光,不也有“寄生虫”的影子吗?与其纠结贫富矛盾,不妨思考一下,“寄生虫”为什么会在社会上存在?“寄生虫”是如何转变而成的?我认为这是《寄生虫》更重要的价值。

寄生虫电影画面分析,寄生虫电影剧情详细解读(11)

如果说“寄生虫”这一灵感设计是想象力的盛宴,那么徐徐渐进的矛盾冲突、层层升级的戏剧张力则是导演编剧硬实力的体现。一方面,《寄生虫》非常善于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尤其是老保姆雨夜按门铃,从那一刻开始,整个故事就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金氏一家的命运会如何?朴氏一家是否会发现端倪?老保姆夫妻的命运又会如何?我至今犹记得,当金氏一家暴露在老保姆夫妻面前,金氏一家的谎言被拆穿时,我几乎是屏息着观看。直到电影最后,金氏父亲躲进地下室成为寄生虫的真相揭晓后,我才长舒一口气,每个场景的戏剧张力都拉满。

另一方面,《寄生虫》对细节的处理非常优秀,尤其是伏笔和因果联系。朴氏一家之所以会带儿子去外地过生日,是因为小儿子曾经目睹老保姆丈夫从地下室出来;如果没有朴氏一家带儿子去外地过生日,金氏一家鸠占鹊巢的场景还得另外修改,老保姆雨夜按门铃和地下室秘密的揭晓等情节也就很难顺利推进。仅此一个例子,就能看到《寄生虫》在事件因果联系上的细腻。这让电影的整体联系更加紧密。

寄生虫电影画面分析,寄生虫电影剧情详细解读(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