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看那粉红色的荷花正在凋零,花的香味已散去,只有玉一般的竹席含着秋的凉意。我解去绫罗裙,换了服装,独自上了小舟。看遥远的天,那白云深处,会不会寄来锦书?等远方的雁群飞回来的时候,冰冷的月光已洒满了西楼。
花在孤独地飘落着,河水在独自默默地流淌。相爱的人也都在思念对方,不能相见倾诉,只能天各一方独自忧愁。相思的愁啊,忧啊刚从紧蹙的眉间消除,又缠绕上了心头。
比较这两首诗意境写法,我们发现,确实有高度相似之处。都是写相思,而且是描写相爱的两人身处两地,互相思念着对方,想与对方白头偕老的愿望,总之就是都有相同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两处相思”的认识在里头。
《一剪梅》是我国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和自已丈夫赵明诚之间相思之苦。一直以来,这首词为无数恋爱中的有情人所敬佩。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她父亲李格非也非一般人,乃大学士苏轼的门生,所以打小李清照就耳濡目染,培养了文学兴趣,后来才有了出众才华。她17岁的时候,就以一首《如梦令》而被天下人熟知。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与“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作为现代模仿诗,之所以能让人们认可和传颂,主要是和它直白的语言和所表达的意境有关。
想想人生是那么短暂,爱情又是那么令人羡慕,当自己曾经爱过的人在心上经过,虽然只留下了一道痕迹,但当你回首时才发现相思已隔重山峻岭,回想往事。两个相爱的人,身在异地又都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互相思念着,任凭飘飘的雪花落在了两人头上,那也算是白头偕老了。相思的两个人分隔两处,但是却可以在同一片天空的雪花中,雪花落白了头发,这两人也可以算作有共同白头的经历。
诗人赞美爱情是美好的,而白头偕老更是恋人一种非常美好的愿望,轰轰烈烈地相爱,潇潇洒洒的共度一生。当年相隔两地的情人不能相见,如何能共白头呢?
秋天过后,相思也已到了冬天,当天上飘起了雪花,相爱的人都来到外面,任凭那白色的雪花铺满了头发,这不也是一种象征相爱一生的“共白头”吗?正是作者这个巧妙的有感而发深深打动了无数相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