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云:地上跑的不如天上飞的,天上飞的不如水里游的……
这水里游的主要就是鱼类了,和大家常吃的猪牛羊肉相比,多吃鱼类对健康更有益处。
我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建议大家每周能吃上 2 次鱼或每周吃 300 ~ 500 克鱼肉,平均到每天建议 40 ~ 75 克。
图虫创意
但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 2021》中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2018 年只有 25.6 %的成年人日均鱼虾类摄入量达到了标准及以上,74.4 %的成年人群每天鱼虾类摄入量都低于 40 克/天。而在畜禽肉的摄入量上,18 ~ 44 岁人群中每天畜禽肉摄入≥ 75 克的人群占比较高,均为 58 %以上。
所以,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得注意了,饮食上可增加鱼虾的摄入量,同时减少一部分畜禽肉摄入。
关于为什么推荐大家吃鱼、怎么做好吃,这篇文章就来详细说说,最后再教大家如何选购鱼类。
01
吃鱼有啥好处?
多数鱼肉呈淡白色,这和鱼的生长环境有关,鱼生活在水中,每天都在游泳,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耐力来完成。水对鱼还会产生浮力和阻力,游泳的速度越快,阻力就越大。所以鱼还需要拥有足够的动力以便加速,因此需要储备紧急能量的快速白色肌纤维便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肌肉质量,主要是为了有利于突然加速。而有些鱼身上会有较多红色的肉类,这类鱼一般都是能一口气游很久的鱼,身上准备了较多的粉红肌纤维。
图虫创意
陆地生物大多是靠油脂储存体力,而鱼则是靠肌肉中的蛋白质来储存体力,所以鱼肉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一般含量为 15 %~ 22 %,并且还是优质蛋白质,吸收利用率高。
同时又因为鱼常年生活在水中,需要身体即便是在 0 ℃也能保持正常的运作,所以它们的脂肪结构很长且不规则,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 n-3 系列。特别是生活在海水中的鱼类,含量更为丰富。这种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关系着大脑和视网膜的健康、心血管和免疫系统的健康。
图虫创意
富含 n-3 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具有抗炎作用,可降低血胆固醇水平、抑制血栓的形成、降低心脏病风险和患癌症的风险。
有研究显示多摄入鱼肉可降低全因死亡风险、脑卒中风险,还可降低中老年痴呆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另外,鱼的肝脏中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D 的含量也较为丰富,可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利用,还对眼睛的健康有益,可预防夜盲症。
02
什么时候的鱼肉最好吃?
平时大家常吃的畜禽肉,在宰*后要经历几个小时的时间才会到熟成阶段,熟成阶段才最美味。而鱼类则不同,鱼在宰*后熟成的速度很快,放一小段时间更鲜美。有些鱼也会在刚刚过僵直期的时候味道更鲜美,大约是死亡后的 8 ~ 24 小时,但如果过了僵直期,鱼肉便很容易腐败变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餐馆都会有“活鱼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