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乐多保温箱,曾经是很多老广童年的”宝箱“。/@浪里格朗098
先把客户定的饮料送过去,接下来在负责的街道“碰碰运气”,能卖多少卖多少。
2004年,梅芳听朋友说最近找了一份工作,还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做“养乐多小姐”。
工时间是上午9点到下午3点,一天6小时,工作时间自由,每周还有一天的休假。“那时候公公生了病,上有老下有小”,梅芳心动了。
养乐多,在广州和香港又叫做益力多。梅芳入职的时候,“养乐多小姐”还是个新鲜职业,两年前,日本益生菌饮料品牌Yakult正式登陆中国内地,并开启了“养乐多小姐”配送模式。
目前,光是在广州,像梅芳这样的养乐多小姐就有1000多个。
距离梅芳阿姨工作地点几百米远的另一条街区,是养乐多小姐阿敏的工作范围。我遇到她的时候,阿敏坐在折叠小板凳上,在绿化花坛上吃着自己带的午饭。
养乐多小姐正在仓促地吃午饭。/马路天使
阿敏算是个养乐多新人。 一年前,70岁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无法再帮她带小孩。无奈之下, 她成了一名养乐多小姐。“没办法,要孩子要得晚,现在父母都年纪大了,只能我自己带。”
每天把女儿送到幼儿园后,她就从母亲和儿媳妇变成了养乐多小姐,下午4点下班去接女儿回家。下班这么早,也意味着工资少,可“去哪里找一份3点可以下班去照顾家庭的工作呢?”
1963年,成立了28年的益生菌饮料品牌养乐多组建了女士配送中心。不久之后,这个运营模式就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今,养乐多小姐遍布中国北京、广州、厦门、香港,以及诸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亚洲国家以及巴西等中南美国家,据统计,在日本,有养乐多妈妈6万余名,海外市场的养乐多小姐人数,多达44600人。
在韩国畅销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里,就曾经提到1980年代“养乐多小姐”这份职业在家庭主妇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
彼时,金智英的父亲需要凭借一个人的薪水养活一家六口人的。而母亲虽不像父亲有固定的工作,但她一个人得照顾三个孩子和一名老母亲,又要全权负责家中大小事,与此同时,还得不断寻找可以赚钱打工的机会。
急于补贴家用的家庭主妇,迫切需要这份工作。/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
正是因为如此,在当时,养乐多小姐成了热门职业。
相当长时间以来,养乐多一直强调其为家庭主妇提供了工作机会,但很少有人提及,养乐多小姐本应得到更多。
养乐多小姐的益生菌故事
商业成功离不开一个好的商业故事,而养乐多和益生菌捆绑的好故事,离不开成千上万的养乐多小姐们。
回忆起十几年前养乐多饮料刚出来的时候,梅芳阿姨说,“要反复和客人介绍益生菌是什么,有哪些好处”。彼时,中国市场上尚未有益生菌食品出现,大家对益生菌的想象一片空白。
而养乐多小姐们的首要工作,就是把益生菌的故事讲给顾客听。如今,梅芳阿姨对养乐多的故事仍旧熟稔。
1930年,养乐多创始人、京都大学医学博士代田稔发现了一种对人体肠胃有益的活性乳酸杆菌。
为了将这种有益乳酸菌传播给尽可能多的人,代田稔博士进而开发了一种价格合理且口味怡人的发酵饮料,该饮料于1935年首次在日本南部的福冈市以Yakult(养乐多)商标发布。
初代养乐多,是用玻璃瓶子装的。/养乐多官网
虽然出发点看起来很好,可在推广上,养乐多困难重重。毕竟几百年来,“细菌”都被认为是一种“异质”,如今要将细菌喝进肚子里,中间还是需要一些心理疏导的。尽管养乐多公司一直致力于开办肠道健康科普,试图让民众了解益生菌的好处,但效果仍旧一般。
直到17年后,养乐多小姐直销模式的开启,才让养乐多以及益生菌的美好,迅速为更多人所接受。
所谓养乐多小姐模式,也就是家庭配送模式。起初,养乐多接受家庭订单,并提供配送服务。配送员正是这些不太年轻的、随处可见的养乐多小姐。除配送外,养乐多小姐还可以继续发展客户,甚至提供零售。
除此之外,养乐多会为销售人员划分具体区域,确保每个人都只能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售卖。
一开始,划分区域的方式只是为了提高养乐多小姐积极性,保证收入。
但后来,养乐多公司逐渐发现,由于每个人负责固定的区域,这些养乐多小姐很快就能“混脸熟”。为了多卖点饮料,养乐多小姐也主动向居民科普益生菌饮料的好处,并与附近居民搞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