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一年开几季花,玫瑰花什么时候开一年开几次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0-31 16:10:45

面对突然蹿红的优质品种和激烈的竞争,各地果农开始“内卷”

玫瑰花一年开几季花,玫瑰花什么时候开一年开几次(1)

文 |《财经》记者 陈敏

编辑 | 余乐

在葡萄界,流传着许多关于阳光玫瑰的“致富神话”。

有果农靠五亩地的阳光玫瑰开上大奔,成了乡里人艳羡的对象;也曾有果商拉着一冷藏车的阳光玫瑰到深圳档口,半小时内被一抢而空,净赚64万。

“今年猪肉行情下跌后,一个卖猪肉的,猪也不养了,哐当一下拿出2000万来投葡萄。”国内最早采购阳光玫瑰的果商刘文豹告诉我们。

在消费者口中,曾经价格高达300元一串的阳光玫瑰被称作“葡萄中的爱马仕”,好吃是真好吃,贵也是真贵。

但在刚刚过去的夏天,“阳光玫瑰从每斤300元跌至10元”的话题登上了热搜,人们意外发现,自己竟然也能吃得起阳光玫瑰了。

玫瑰花一年开几季花,玫瑰花什么时候开一年开几次(2)

北京一连锁水果店打折出售的阳光玫瑰 摄影/陈敏

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栽培面积的快速增长。阳光玫瑰是日本国家果树试验场于1988年培育的欧亚杂交品种,2006年完成品种注册登记后便被迅速引入中国。此后十年间,由于栽培技术不成熟,阳光玫瑰始终默默无闻,在全国的种植面积仅有800多亩。

2016年是阳光玫瑰被合力捧上神坛的一年,也是其疯狂扩种的起点。据中国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阳光玫瑰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约为日本本土的40倍。尽管多位种植户和采购商认为这一数字明显虚高,实际挂果面积应在30万-50万亩之间,但相较于2016年时仍增长了500倍左右,约占全国葡萄种植总面积的4%。

短时间内的大规模扩种带来了品质的两极分化、市场的混乱和口碑下滑。

作为全国最早种植阳光玫瑰的果农之一,刘以勇这几年常在各地考察园区、分享技术。他发现很多地方还在以传统的粗放理念种植阳光玫瑰,结果“种得一塌糊涂”。“我每次都劝他们达不到标准不要采,采了是自己害自己。”刘以勇觉得很无奈,“阳光玫瑰的牌子砸了,大家都受牵连。”

如今,这个“百年难遇”“千年等一回”的优质品种正面临两个“鱼与熊掌”式的拷问——是用催产手段提前上市时间,还是顺季种植以保证品质和口感?是追求产量最大化,还是走精品路线?以云南、江浙、湖南为代表的种植户们,正在走上不同的道路,凭借各自在地理位置、栽培技术和品牌营销上的优势,争当中国的“第一缕阳光”。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培育一个优质的水果品种并不容易。一位从事多年葡萄引种的专家告诉我们:“阳光玫瑰这个品种对日本来说也是‘千年等一回’”,甚至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它之前,日本最成功的品种是1937年培育的巨峰葡萄,但阳光玫瑰比巨峰更胜一筹。在它出现之后,转眼15年又已经过去,日本水果界仍没能再打造出下一个葡萄爆款。

阳光玫瑰的市场一直很嘈杂,这从它五花八门的叫法就看得出。它的日文名シャインマスカット是英文品种名Shine Muscat的音译,国内的另一种称呼“香印青提”也是由Shine音译而来。市场上的“晴王葡萄”实际上专指日本冈山县出产的阳光玫瑰,是日本一个区域性品牌。与之相似的,还有长野县的“大地之水”。

2020年以来,随着阳光玫瑰的知名度和销量节节上升,这个曾经的小众品种变得热闹非凡。种苹果的、开矿的、投资房地产的、做钢材的、做化工的,一下子全都涌入了葡萄大棚。2016年,刘文豹的竞争对手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到了今年,全国收阳光玫瑰的少说也有一两百个。

这是五年前的他万万想不到的。当时,刘文豹还在深圳市阳光庄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担任采购经理,甚至还曾两次拒绝过阳光玫瑰。

第一次是在2015年的春天,广西一名供应商拿着两串葡萄去阳光庄园推销,问要不要做这个品种。刘文豹和同事们分着尝了尝,都觉得口感与众不同,但一问价格要十五六块一斤。“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太想做它。”

那时候,国内80%的果商都在采买从美国引进的“克伦生”和红提,一斤只要七八块。中国消费者喜欢红色,水果界也不例外,阳光玫瑰作为青提不占据优势。

几个月后,对方又搬来了一箱葡萄。这一回比上次更好吃一些——个头大、颜色翠绿,吃起来细腻脆爽、散发着淡淡的玫瑰香。因为正值8月成熟期,阳光玫瑰果香正浓,但刘文豹依然在犹豫。

一个成功的水果品种需要满足各方诉求。从种植端来看,必须有成熟的栽培技术,能保证品质稳定;从消费端来看,它的口味得被大众认可和喜爱;对于连接二者的果商而言最重要的,则是强商品性和高运作价值——许多品质特别优异的水果正是因为不耐贮运、货架期短,还没等送到市场上就严重腐败,注定无法成为全国性爆款。比如河北张家口一带的“牛奶葡萄”,虽然口味很好,却因不易保存而一直无法走出产地。

那么,阳光玫瑰是如何从默默无闻到突然爆红的?

江苏盐城最早种植阳光玫瑰的种植户刘以勇见证了整个过程。2009年,他从朋友处得到一株阳光玫瑰的种苗,但两年过去也才种了五亩不到,“市场打不开,也不敢过多发展。”

江浙、河南最先试水的果农们也遇到了类似的困境。阳光玫瑰从日本引进的头几年,由于栽培技术不完善,果农们种出来的葡萄大多偏向自然果:果粒小、串型大、外表呈黄绿色、果肉偏软且有籽,香味浓郁到有一股“狐臭味”。

“市场上没人喜欢,卖不掉无利可图就只能砍树。”多年来致力于推广阳光玫瑰的河北省葡萄与葡萄酒学会副秘书长李春雨表示,为了改变局面,只能一边参考日本技术,一边在中国多年来栽培经验的基础之上做本土化摸索。

阳光玫瑰的栽培讲究“精细化”,人力投入高,曾有专家总结了“15个要和15个不宜”,包括选苗、栽植密度、肥水促长、花穗整形、无核保果、病虫防治等等,一个环节出了错,就可能前功尽弃。

刘文豹在2015年所见到的阳光玫瑰,正是栽培技术相对成熟后的“头茬果”。他以13元一斤的价格从成都一个种植户手里拿下了第一批十几万斤的阳光玫瑰,原本想着一箱八斤能卖250元就不错,但市场给了他一个惊喜。

玫瑰花一年开几季花,玫瑰花什么时候开一年开几次(3)

在葡萄园中查看长势的刘文豹 摄影/陈敏

当时,从日本进口的香印青提在香港已经打响了知名度,其中晴王葡萄价格最高,一串能卖人民币400元左右。但海关总署的文件显示,日本向中国大陆出口的新鲜水果仅有苹果和梨两种,葡萄并不在其中,这为果农与果商们炒作阳光玫瑰提供了广阔空间。

“来拿货的一开始喊300,很快变成350、380、400,最高涨到了680一箱。”这是刘文豹常被问到,也反复讲起的故事。想起那阵子深圳、香港档口的火爆场景,他感慨连连,“真的是在抢,一车货1420箱,半个小时赚了64万。”

即便批发价被炒上了天,但“走鬼们”把国产阳光玫瑰拿到香港出售,仍能收获40%—50%的毛利。只要在包装盒上印两句日文——葡萄、香印青提、阳光或是其它意义不明的句子,就能浑水摸鱼卖个高价。笔者查询中国商标网发现,香印青提、晴王葡萄、大地之水均已在国内被注册,其中香印青提的注册方正是深圳阳光庄园。

另一边,因为有了香港高端消费市场400元一串的价格预期,阳光玫瑰在内地的价格也水涨船高,瞬间比其它葡萄高了好几个档次。“一开始从果农那收购的价格真不贵,只不过我们卖得贵罢了。”刘文豹对此并不避讳。

一战成名后,阳光玫瑰的销售渠道彻底打开,竞争也在暗中加剧。“那时候全国种阳光玫瑰的也就800多亩,四川40亩,云南楚雄双柏有50亩,开车进去要三四个小时。”2017年一整年,刘文豹四处寻猎阳光玫瑰,开了整整16万公里,为看几亩地飞几千公里也是家常便饭,“我们做果商的,鼻子比狗都灵。”

辛苦是一定的,“但有人告诉你北京有十万块钱,让你过去取,你去不去?”刘文豹笑着问。

早熟还是晚熟,这是个问题

面对着突然出现的致富机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抢钱”的队伍。但是,随着阳光玫瑰在全国各地四处开花,“内卷”也开始了:为了抢在别人之前上市,果农们纷纷采用各种手段“拔苗助长”,随之而来的就是品质的下降。许多消费者觉得阳光玫瑰似乎没有以前那么甜了,这并不是一种错觉。

云南建水的果农肖俊在2017年种起了这个新品种。如今,他的大棚里一共有30亩的阳光玫瑰和15亩的夏黑葡萄,这在建水只能算是中等水平,更大面积的葡萄园属于外来的投资者们——2011年前后,一批浙江老板陆续到建水投资夏黑葡萄和红地球葡萄,一种就是几百亩,后来又相继改种阳光玫瑰,最赚的40多亩卖出700多万,成了果农心中的标杆价格。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云南并不是葡萄的传统优势产区。但是,凭借高温、低湿的干热河谷地形,云南的葡萄总产量在近几年异军突起,一直位列全国前四,夏黑、阳光玫瑰等新兴品种也最先从云南闯出一条路。

云南种植葡萄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早。以红河州建水县和大理州宾川县两处阳光玫瑰主产区为例,其纬度分别为北纬23度和25度左右,充足的热量使得阳光玫瑰最早在每年4月就能采摘。

物以稀为贵,成功避开集中上市期的云南阳光玫瑰往往能收获高价。四五月份时,建水阳光玫瑰的包园价在100元-120元/公斤,即便肖俊家今年的葡萄六月才成熟,批发也能卖20元-30元一斤,“价格和去年比没什么变化,我在建水卖得晚一点,但和别的省比还是要早。”

玫瑰花一年开几季花,玫瑰花什么时候开一年开几次(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