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界气温低于15℃时,蛇就会赶紧寻找一个安全且较为温暖的地方过冬。为了平安过冬,它们往往还会集中在一起,多条蛇共享一个洞穴,在冬眠期间,它们不吃不喝不动,身体的代谢也会降低到最低,只是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
另外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冬季气温过低,将可能会冻死一大批蛇,等到来年时蛇的数量就会显著减少。
在寓言故事《农夫与蛇》中,农夫遇到的僵硬的蛇,其实就是因为气温较低,而无法活动的蛇。农夫利用自己的体温暖醒蛇之后,蛇误以为春天到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冬季没有进食,所以蛇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进食,而农夫很可怜,被自己暖醒的蛇咬死了。
不过被农夫暖醒的蛇也无法存活,因为外界温度较低,蛇直接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将会被冻死,即使没有被冻死,老鼠、猫等都能将它们咬死。
还有,蛇在冬季没有任何自保能力,家里饲养的老母鸡,都能把蛇当虫子一样吃掉。
不过也不是所有地方的蛇都需要冬眠,在热带地区,蛇很少会冬眠,它们常年活跃,所以这里的人们一年四季都需要注意防蛇。
蛇为什么不迁徙?可以说,蛇在冬眠期间,非常危险,它们即可能会被低温冻死,也可能会被其他动物吃掉,哪怕有一些动物曾经是它们的食物,比如:老鼠。
既然蛇在冬眠期间非常危险,那为什么它们不迁徙到别的地方生活呢?等到来年春暖花开,再返回故乡不可以吗?
客观地说,蛇很少会长途迁徙,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蛇没有腿,它们的行动能力并不快,不适宜长途迁徙。
另外,长途迁徙所需要的能量也非常多,相比之下在原地找一个洞穴御寒,幸存率还可能会更高一些,所以蛇放弃了迁徙的打算。
在秋季时,蛇会为了冬眠而狩猎,此时它们需要囤积较多的食物,否则在冬眠期间它们可能会因为能量消耗而死亡。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如今这个季节正是蛇类活动的高发季节,在蛇频繁出没的区域,人们需要注意防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