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之曰誉之是什么意思,誉之曰的之正确含义是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01 09:45:33

文言文板块

15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wú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能应也。夫f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

①本文选自《韩非子·难一》。

②〔鬻〕卖。 ③[陷〕刺破。

④ [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⑤〔或〕有的人。

概括主题:

寓言故事讲述了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时,理由前后抵牾,不能自圆其说。

这一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

文意:

有一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坚固得什么东西都刺不破。”

又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得

什么东西都能刺破。”

有人说:“用您的矛刺您的盾,会怎么样呢?”

那个人答不上来了。

什么都不能刺破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破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习题巩固:

1、联系上下文,猜测字的意思。

a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b其人能应也。

c不可同世而

答案:誉:夸耀。 弗:不。立:存在。

2想一想:“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因为卖者发现自己前后说法有冲突,即被什么都无法刺破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能同时存在的,所以他不能回应。

3单音节词词意

坚:坚固 利:锐利

应:应答 莫:不

弗:不 以:用

陷:刺破 或:有的人

4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结构简单,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有《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买椟还珠》《郑人买履》《扁鹊治病》《宋人疑邻》《心不在马》《曾子*猪》《螳螂捕蝉》

誉之曰誉之是什么意思,誉之曰的之正确含义是什么(1)

21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注释:

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南朝刘庆义编著。

②[惠]同“慧”。

③〔诣〕拜访。

④〔乃〕就,于是。

⑤〔示]给……看。

⑥[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文意: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这个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概括主题:

《杨氏之子》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

练习题:

1.你认为杨氏之子的聪慧表现在哪里?

①“应声答曰”说明他反应很快,

不假思索;

②没有正面回答杨梅不是他家的水果,而是巧妙地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不是先生家的鸟,杨梅当然就不是他家的水果。

词语导学:

【甚】非常。

【为】在文中表示行为的对象,替的意思。

【设】摆放,摆设。

【应声】随着声音。

【未闻】没有听说过。

【家禽】家中的鸟。

誉之曰誉之是什么意思,誉之曰的之正确含义是什么(2)

日积月累

一、

1豆蔻(kòu)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2不惑:指人四十岁。

3及笄(jī):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4花甲:指人六十岁。

5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6古稀:指人七十岁。

7而立:指人三十岁。

8期颐(yí):指人一百岁。

二、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孟子》

4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5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子语类》

誉之曰誉之是什么意思,誉之曰的之正确含义是什么(3)

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要素”知识点归纳

语文要素多是课外阅读理解的考点,跟文章的中心主题有关。

1.思念亲人,思念故乡。如《月是故乡明》《梅花魂》。

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如: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中*的心理变化。

《军神》中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如《军神》中刘伯承顽强坚持、乐观无畏,意志力惊人内心强大的品质。

4.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如第五单元《两茎灯草》中严监生吝啬的特点。

《刷子李》中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特点。

5.概括小标题。一般依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语言要简练。

如《景阳冈》课后题第2题,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跳水》课后题第1题,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6.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描写方法。

如第七单元的《威尼斯小艇》《牧场之国》《鸟的天堂》《鸟鸣涧》

7.语言特点:幽默、风趣。

如:第八单元《杨氏之子》《手指》《童年的发现》。

注意:一定要区分开“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心理,动作,语言的描写”,是体会人物的“内心”,还是体会人物的“品质”。孩子们容易混淆,做阅读题写作文 时一定要注意审题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