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前一句,关于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名人名言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01 10:50:27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前一句,关于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名人名言(1)

1937年12月,延安进入严寒时节,窑洞外朔风刺骨,窑洞内却暖和如春。

王明在政治局会议上做报告,题为《如何继续全国抗战与争取抗战胜利呢?》的报告,在报告中提出右倾投降主义的主张。

王明的报告变相否定了*在洛川会议提出的,红军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保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战略。

为此,*驳斥了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重新解读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精辟地讲了以下几点内容:

1、抗日战争总战略方针是持久战。

2、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在有利条件下打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一部。

3、独立自主,对敌军来说我是主动而不是被动,对友军来说我是相对集中指挥,对自己来说是给下级以机动。

4、总的一句话:相对集中指挥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从这段经典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军事领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水平几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像春雨润物一样悄然无声。


不妨,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抗日战争总战略方针是持久战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明,抗日战争的总战略方针是打持久战。

*讲这句话时,《论持久战》还没有出版,直到第二年的夏季(1938年7月),才正式截稿出版。

可见,*对抗日战争局势把握非常精准,在关键时刻总是能提出高瞻远瞩的克敌制胜的战略。

为什么*认为抗日战争总战略方针是持久战呢?

这是一个系统问题,三言两语解释不清楚,*把答案全部写在《论持久战》里。

在书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原理,系统分析了“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如何进行抗日持久战”,“为什么中国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怎样做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从哲学层面解释了,抗日战争中国既不会速亡也不会速胜,而是打持久战,并且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个就非常接地气了,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了实际问题,并准确预判抗日战争是打持久战。

*把唯物辩证法演变成了思想武器。

总而言之,“抗日战争总战略方针是持久战”,这句话蕴藏唯物辩证法发展联系观、质量互变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原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前一句,关于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名人名言(2)

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在有利条件下打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一部

我们来简单划重点。

这句话重点,是讲有条件要打运动战,并且告诉大家打运动战的方法,那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一部”。

这句话蕴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思维。

关键词“有条件”,就是告诉红军指挥员,打仗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有条件就打运动战,如果条件不成熟就不要打,继续打游击战或化整为零地转移。

中国地域广袤,每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情况都不同,敌人出现的时间地点兵力等状况都不同。

打还是不打,关键看有没有条件,要根据自己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完全按照上级命令和教科书来打仗,不要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一句话,打仗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谙这个军事辩证法原理,只在战略上提供思想指导,具体战术多由前线将军自行制定,为此也给足了前方将领的自主权。

另外,这句话还蕴藏着对立统一。

“打胜仗”和“打败仗”是军事上两个对立的矛盾事物。在*看来,世界上任何矛盾都是可以转化的,而转化的基础就是要创造一定的条件。

“集中优势兵力攻打敌人一部”就是创造矛盾条件的过程,即创造打胜仗的条件。如果集中优势兵力,打敌人全军或多部,这种就无法形成局部优势,就难于取胜,搞得不好会被敌人反吃。

这里面是对立统一。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前一句,关于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名人名言(3)

独立自主,对敌军来说我是主动而不是被动,对友军来说我是相对集中指挥,对自己来说是给下级以机动

这句话蕴藏着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为什么要制定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并不是*在想当然,也不是完全按照井冈山的套路来打仗,而是根据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实事求是。

*运用联系观点来分析抗日战争。

因为抗日战争涉及到敌军、友军和红军三个不同的组织,需要用联系观点看问题,要了解对方的情况。尤其是敌军的情况,只有把敌军情况摸清楚了,才能制定相对应的策略,否则就是瞎折腾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己不知彼,胜负各一半;己彼都不知,绝对打败仗。

另外,还有整体与局部的辩证范畴。

*既有全国抗日战争是一盘棋的整体思维,又有红军在战场上需要独立自主权的局部思维。

既考虑到整体又考虑到局部,这是一个辩证认识战争的逻辑过程,是理性认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前一句,关于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名人名言(4)

相对集中指挥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这里仍是辩证法思维。

“集中指挥”和“独立自主”是相互矛盾的事物,但是在*看来,相互对立的指挥问题,在抗日的统一性中能相互转化。即集中指挥可以转化为独立自主作战,独立自主作战又可以转向为集中指挥。

这就是军事辩证法,也是军事智慧的灵活性,像水一样灵敏。无论是集中指挥,还是独立自主作战,关键要视战场具体情况而定。

古今中外的杰出军事家,都遵循了这个客观军事规律。

*是辩证法大师,在军事斗争领域把辩证法思想发挥到极致,这也是伟人在军事战略上总是棋高一着,从来没有失手的根本原因所在。

因为伟人掌握了军事发展的规律性。

而掌握军事规律的密码和钥匙,*都把它写在《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中,对天下人所有的人都公开,都是妥妥的阳谋。

搞阴谋不算高手,真正顶级高手都是搞阳谋。


(寒牛出栏)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