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讲究民以食为天,美食就是一门学问。如果说中国美食史是一本书,那么面点史就是里面不可或缺的部分。
假如有机会穿越回古代,走进古人的“面点房”,我们就会发现朴素的他们已经用一双巧手为后人打造了一座辉煌的美食宫殿,从多变的蒸制工具、奇妙的加工方法再到美轮美奂的外形设计,每一样都让人叹为观止。
现代复原的古代糕点模具
所以,今天小编会带大家细读中国面点的发展史,品味这古人留下的千年芬芳。
面点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面点包括主食、小吃、点心和糕点;狭义上,面点主要指小吃和糕点之类。今天我们主要谈谈小吃和糕点部分。
面点食材历史首先,制作面食的食材与中国的作物发展有很大关系。在春秋战国时,谷物品已有麦、稻、菽、黍、稷、粟、大麻子等,并已经有五谷、九谷、百谷之称。其中麦有大麦、小麦之分,黍、稷、稻也有许多品种。
古代农作物
到了汉代时,古人已经可以种植多种蔬菜和经济作物。在东汉末期政论家崔寔的《四民月令》中提到的蔬菜就有“瓜、瓠、葵、冬葵、苜蓿、芥、芜菁、芋、蘘荷、生姜、葱、青葱、大蒜、韭葱、蓼、苏”等。较大程度满足了人们对面点制作原料的需求。
并且随着古代水果种植的推广,像桃子、苹果、梨子、李子这类水果在民间得以普遍化,人们就将它们制成用于面点馅心的蜜脯。当然,馅心的原料也不局限于果脯,还有各种肉馅、菜馅、杂馅以及豆沙馅、鲜花馅。
以鲜花为馅的糕点
在苏轼的作品《留别廉州张左藏》:“编萑以苴猪,谨涂以涂之。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中提到的小饼就是以豆沙为馅的。
古人为了制作出美味的面点,不仅善用各种食材,还发明了许多发酵方法。这些发酵方法萌芽于先秦、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被总结成文字并普遍使用。历史上记载的就有酸浆发酵法、酒粥发酵法和酵子面发酵法。
关于酸浆发酵法,在《齐民要术》就有详细的记载:“《食经》曰作‘饼酵法’:酸浆一斗,煎取七升。用粳米一升,著浆迟下火,如作粥。六月时,溲一石面,著二升;冬时,著四升作。”用这个方法制出的面点如“面起饼”,在古代都比较流行。
对于酵子面发酵法,它最早出现于两宋时期,到了元代,民间已经掌握了碱酵子的发面方法,使制出的面点变得更松软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