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神秘人”,每次见到他们都是全副武装,看不清面庞,他们是战疫一线上与患者离得最近的人,却很少被人们知晓——他们就是一直奔波在路上的转运人员,也是“生命的运输者”,一辆不大的救护车是他们的“战场”,不论转运长途还是短途,时间或早或晚,他们都24小时全天候命,有召必应。
38岁的曹乐是哈尔滨市急救中心总务科副科长。疫情发生后,急救中心第一时间成立了应急专班,6个小组20多名“急救人”在隔离宾馆、救治医院与社区之间往返奔波。曹乐就是其中一员,在这个小分队中,曹乐是转运工作上的新手,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每一个转运流程他都记了又记。
“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出车5趟,一次转运、消*,时间都在2.5个小时至3.5个小时之间,最忙的一天工作接近15个小时。”曹乐说,“做转运工作后越发觉得时间就是生命。”12月初,哈尔滨疫情来袭,曹乐一直坚守在转运的工作岗位上,从未回过家,“24小时待命,是我的工作状态”。
在寒冷冬季,每每接到任务,曹乐怕撑坏防护服只能穿轻薄的衣衫,仅是做转运准备工作和在出发地等待交接,就要耗费1个小时的时间,抵达目的地再返程重新做消*准备,还要花费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曹乐驾驶着负压救护车奔波在转运路上,时常连吃饭都顾不上,忙碌的工作已经让他难分昼夜,但面对繁忙的工作,曹乐依然积极乐观:“在抗疫一线,能为全市人民的健康出一份力,发一份光是我的荣幸。”
转运路程有时长、有时短,为了加快转运速度,保障工作质量,曹乐不敢喝水、“尿不湿”常常是标配。“负压救护车与普通的救护车有所不同,负压救护车内会为了降低感染性而降低车内气压,车内空间密闭狭小,有时甚感闷热,穿着很少也常常是一身大汗。”曹乐说,“负压救护车就是我的‘战场’。”
而在这紧密的转运工作中,曹乐最挂心的还是家人。在珍贵的休息时间中,曹乐会与妻儿通过电话视频联络感情,几乎每次都会听到妻子抚慰的话语,听妻子讲家里的事成了忙碌工作中的一大慰藉,儿子的想念也让曹乐心温暖不已、想念无边,曹乐也直言:“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儿子的鼓励,都是我工作中最大的动力。”
从志愿申请奋战在转运一线,曹乐将责任感深藏于心,不看行驶路途,不分出发时间,只要接到任务,他会即刻启程。对生命的接力、传递,从不耽搁,曹乐说:“参与转运工作接触越久,他对生命的崇敬就增加一分。”
转自冰城 客户端
实习生 周芷含 记者:杨艳
来源: 哈尔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