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读后感不好写,因为精彩的地方太多,而且比较散,不集中,千头万绪不知该从哪里写起。如果一一叙写不免长篇大论,落于庞杂冗乱,少了一以贯之的那种清晰爽朗的气韵。不能全写,就得舍弃一部分,这样以来又觉得不能把心里的话说尽、说畅快。在这两难之际,只好舍弃可说可不说的部分,择取迫切想说且不得不说的几点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读三国感触最深的几点是:兼听则明,知己知彼,以史为鉴和几个主要人物的人格魅力与成败得失。那么,就以此为序,简单的说一说。
不论曹操、刘备还是孙权,他们在做决策时,谋士们都会给出不同的方案。如果方案只有一个,没有对比,就很难分出高下优劣,有了对比,谁优谁劣一目了然。作为决策者,要善于从中辨析那些建议可行,那些不可行,可行的虚心采纳,不可行的做以参考。权衡利弊以后,做出合理的正确的决定才是成功的关键。要多听取不同的建议,采长弃短的同时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被左右,被牵制,这才是正确的兼听,正确的采纳。
计谋是三国的亮点,它体现着一个人的智慧,同时又暴露着另一个人的弱点。计谋能否成功取决于双方而不是单方,这就涉及到知己知彼这个问题。了解自己为的是扬长避短,改进自己,加强自己;了解对方目的在于决胜千里,克敌制胜。只有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才能游刃有余、无往不利。战场如此、商场如此、情场亦如此。这就是《孙子兵法》鹤立于其他兵法计谋类著作之上的原因,它是思想层面的典籍,讲究自然规律,注重宏观战略,“道”的层面多于“术”的层面。所以,知己知彼是成功的基础,是事半功倍的有力见证。
读史的好处在于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比如官渡之战袁绍和曹操的成败;赤壁之战曹操和周瑜的成败;夷陵之战刘备和陆逊的成败。虽然时代不同,经历的事情不同,但导致成败的因素大致是相同的,无非是性格、人事上的原因多一点,这些都是人类共通的问题,即然共通,就可以作为当代人的借鉴。用他们的功过得失来观照自己,从他们身上分析成败的原因,是性格,是人事,还是天时地利造成的?然后,反观自己性格上是否有同样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人事上存在的问题。有优点充分发挥,有缺点加以改进,有问题及时解决或调整。
曹操是个多面性的人物,他的性格是矛盾的、复杂的,他有正的一面,也有邪的一面。他的缺点暂且不谈,只就他的优点列举几条:
一、听得进别人的劝谏。这一点他和袁绍对比鲜明,袁绍只听顺耳的话,因此忠于他的人都被他*了,背叛他的人把他推到了悬崖边上。曹操不管谁说的话,他都能听进去,至于是否采纳,他心里有杆秤。
二、爱才如命,求贤若渴。曹操无时不留心于人才的发掘,只要发现人才,就会想尽办法收为己用。他收揽人才的方式不是梁山式的土匪行径,而是真心实意的礼贤下士,以情感人,以礼待人,以利利人,所以下属都愿意死心踏地为他效力。他的诗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充分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心境。
三、遇事乐观豁达。在失败面前从来不沮丧,败走华容道就是好的例证。如此险境都能哈哈大笑,试问有几人能做到?这胸襟得有多开阔?这气度得有多恢宏?他的乐观豁达使自己内心充实强大的同时也感染了将士们,虽是败军士气不泄。
四、真实不虚伪,务实不务虚。他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就表明了这种心迹,虚名可以不要,实权不能放手。为什么?因为一旦放权那些小人就会加害自己,所以不放。随便你们怎么说,怎么议论,我就是我,真实的曹操。而且把这想法公诸于世,如此气魄能有几人?
五、临危不惧,豁的出去。一次和敌军作战,对方援军已到,军士们惊慌的不知所措,身边的人传达敌军已迫近,曹操大声喝到敌军到我身后再说。另一次就是割须弃袍,保命要紧,其他都是次要,这就是豁的出去。
曹操是三国里面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他的人格魅力始终吸引着我。
刘备比较方正,正义是他竖起一面大旗称雄西蜀的优势,他的成功无一不与正义有着密切联系。有一利就有一弊,正义给他带来了利益的同时也束缚了他的手脚,曹操、孙权可以做的事情,他没法做,也做不来。比如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的时不时向魏倾斜,向魏称臣的权变。其中有他性格的原因,也有他正统身份的限制。刘备的英雄气概主要表现在他善于韬光养晦,待时而动。青梅煮酒这场戏演的多精彩,事后趁机迅速脱身则表明了他的敏锐,这种镇定和敏锐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刘备的失败在于感情用事,他太重情义,在感情激愤、情绪冲动的情况下所做的决定往往是错误百出的,旁观者看得清清楚楚,当事人却认为合情合理,以至于夷陵之战的失败使他含恨九泉。他受益于桃园三结义又失败于桃园三结义,这即是他的福气,也是他的劫数。
孙权是最懂得权变的人,他不大按套路出牌,遇到事情首先权衡利弊,只要对自己有利,可以暂时妥协,暂时迂回,待情势一有转机,立刻改变先前的策略,重新投入新的策略的筹划中。什么正义,什么盟友,对他来说都是浮云,一切以己利为中心,时刻倾斜于有利的一方。孙权很善于用人,而且用人不疑。吴国将领的平均寿命都很短,接替上一任将领的人选普遍是年轻人,年轻人有才华,却难以服众,但孙权只要看好他,就放权让他去干,从不犹疑,并且在背后给予有力的支持。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被妖化、被渲染的太过了,为了神话他,把周瑜、鲁肃贬的不成样子。那些战场上的将军只要有军师的锦囊就战无不胜,出兵前根本不做周密计划,这样的节节胜利恐怕只能存在于小说里。其实,诸葛亮的政治才干要超过他的军事才干,然而,小说里浓墨重彩的倒是他的军事才能。刘备死后,蜀国的政治主要掌控在他手里,刘禅只是皇权的象征。他的“以法治国”让蜀国政治清明,军纪严整,物产富饶,国富民丰,盛极一时。用法家思想治国效率高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法令严明就不免过于严苛,臣民愿意享用它的硕果,却不愿意服从它的苛严。这样以来,口服心不服的怨愤之情就会不断的发酵,诸葛亮死后内部的不和谐、内耗也就加了速蜀国的衰亡。他不辞辛苦的在前线奔波,却始终没有完成恢复中原的愿望,带着遗憾在劳累中死去。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进取精神值得敬仰,也足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说起忠义,只要关羽在,他一定是排在首位,其他人无法望其项背,他已成了忠义的象征,忠义是他人格魅力的升华。曹操对他那么好,他都不为所动,如此忠诚简直无人能比。他不仅武艺高,还是一个懂得韬略的将领。《春秋》是他常读的书,随身携带,时常翻阅。文武双全又忠义如泰山不可动摇,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说几乎就是还有缺点。这缺点是高傲,他的高傲是他的优点造就的。无人能敌使他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敌方恰是利用了这一点打破了他的神话,这么看来知己知彼何其重要,是取胜的无上法宝。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人物以外,庞德和魏延给我的感触也很深。
庞德为了表明忠于曹操(他曾经是马超的下属,马超和他哥哥在蜀国,曹操一度担心他会降蜀)带着棺榇援军樊城,意思是要么关羽用,要么自己用,这是下了不胜必死的决心。他和关羽大战二百回合依然精神倍增,这武艺有谁能比?如果不是主帅于禁部署失利,导致他兵败被俘,关羽他俩谁死谁手还是未知数。后来曹操感慨说,于禁跟了我三十年临危时却不如庞德忠勇,这句话道出了庞德是一个德才兼备、武艺超群的将领。
魏延是蜀国后期独当一面的将领,可他始终不被诸葛亮重用,活的很憋屈,他在诸葛亮眼里是一个祸害,不除掉他,是因为他的武艺高强,还有使用的价值,仅此而已。诸葛亮认为他会造反的依据是脑后有反骨,这未免有点荒唐。刘备对魏延的态度谈不上重视,但也不排斥。他托孤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后来这话得到了验证,说明刘备有着超凡的识人能力,比诸葛亮看人准。他不认为魏延会反,大概不会错。诸葛亮对魏延的态度只能归结为第一印象不好,因为他*了自己的主子投降了蜀国。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并起,在这场角逐中魏、蜀、吴脱颖而出,鼎足而立。他们彼此征战了半个世纪,谁也没有一统天下,反而为司马氏做了嫁衣。历史似乎捉摸不定,却又有规律可循,那就是开场白所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国是个英雄倍出的时代,围绕着这些英雄展开的故事更是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阅读此书有颇多感慨,为他们的成功而兴奋,为他们的失败而感叹,为他们的才智而倾倒,为他们的悲剧而感伤。翻过最后一页,似乎意犹未尽,依然徜徉在这感慨万千的情节里,为他们欢呼,为他们悲泣。说不尽的三国,评不尽的人物,就在此结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