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始,3年多的新冠“大流行”似乎已经到了尾声。
5月5日,在中国疾控中心周报中刊发了由浙江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学团队的研究报告(Timing and Magnitude of the Second Wave of the COVID-19 Omicron Variant — 189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November 2021 to February 2023 (chinacdc.cn)):论文分析了全球189个国家的新冠疫情数据,得出奥密克戎第一波确诊峰值和第二波确诊峰值的间隔中位数为164天。
新冠疫情已经不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那预测第二甚至第三波的疫情波峰对我们的意义何在?潮新闻记者专访了论文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雷浩。
图片来源:新华社直播截图
疫情相对延后:确诊人数大大减少
从2020年月1日开始到2023年2月28日,根据WHO(世卫组织)和牛津大学的“Our world in data”的数据,对全球起码经历过2轮奥密克戎确诊高峰的189个国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奥密克戎第一波峰和第二波峰间隔时间的中位数是164天,同时第二波峰的峰值只有第一波峰峰值的14.5%,第三波峰的峰值只有第一波峰峰值的11.2%。
什么是中位数?
“在统计学,当一组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时候,用中位数描述数据集中程度更加科学。”雷浩解释,由于中国之前采取的是“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对于已经经历了起码三波奥密克戎疫情的欧洲、美洲和西太平洋的一些国家,“中国的奥密克戎疫情是相对‘延后的’”。因此研究其他国家的疫情发展可以给我国的疫情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峰值是指每日新增的确诊病例最大值,峰值是判断疫情严重程度的量,从研究看:奥密克戎第二波、第三波的严重程度是远远小于第一波。
根据中疾控的数据显示,我国第一轮奥密克戎的确诊波峰出现在2022年12月底。“我们也必须承认,到现在为止,预测新冠流行时间还存在很多挑战,比如病毒进化等,都会影响新冠出现的时间。”
“波峰的峰值与人均GDP、城市化程度、人口密度、老龄化程度都密切相关,”雷浩解释,譬如我国的人口密度比较大,相对第二次波峰的确诊峰值也有可能高于研究的中位数14.5%。
除了确诊人数减少,第二波、第三波波峰中的重症率也会下降。
“虽然感染后3~6个月人体的免疫水平会下降,虽然不足以去保护我们不被感染,但还是会提供一些保护,病毒对我们的伤害就会降低,重症的比例会比第一波要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病毒依旧存在:未来我们该做些什么?
“人类抵抗力与病毒之间已经取得一个较平衡的状态”,在6日新华社采访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时,他指出世卫组织的“新决定”,对于跨国交通、贸易、旅行的一些限制,将进一步减少甚至消除,这应该是最大的影响。
“有几个方面工作还需要继续坚持。一是坚持有效地监测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和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同时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二是对一些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继续加强疫苗接种。三是继续强化临床救治能力特别是重症的救治能力。四是呼吁大家保持已经养成的一些良好卫生习惯。”
奥密克戎在短时间内应该还是新冠疫情的优势毒株,在接下来的第二波疫情中,如果感染不可避免,那可以“以时间换空间”。
雷浩表示,“在未来的一、两个月里,戴口罩、减少聚集,尽量把峰值拉平一些,而且也能延后和降低峰值”。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张文宏今天凌晨发文表示,监测中国的新冠病毒亚型也已经逐渐和国际流行的病毒亚型趋同,都是以XBB为主,并且严重程度对医疗没有造成压力。
在雷浩看来,除了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发生症状了及时就医,在疫苗和药物研发上,“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支持”。
因为奥司他韦等流感特效药的研发,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流感的重症和死亡率,而对于新冠来说,有效药物的研发也还是需要更多的支持;在疫苗研发上,流感都尚未达到很全面的预防和保护,变异更快、出现时间更短的新冠疫苗现在则需要更有“针对性”的研发。
“新冠属于比较烈性的传染病,防控难度很大,但人类在某些时间段做了很好的防控,对传染病来说,我们有信心可以做好防控工作。”
正如张文宏所说,“病毒还会存在,大流行已经过去。就疫情而言,全球已经同此冷暖。”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