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值反映什么,左右峰值是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05 03:26:05

峰值反映什么,左右峰值是什么(1)

作者简介

王广州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王 军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发表于《China Economist》2021年第1期

摘要

科学研判低生育率和老龄化当前形势和未来趋势,是制定中国未来长期发展战略的决策基础。本研究基于历年人口普查以及各类大型抽样调查原始数据,采用总和生育率间接估计法、孩次递进人口预测方法对中国当前人口形势和未来趋势进行量化估计,在此基础上对人口变动背后的社会经济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公共政策应对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①当前人口形势判断方面,中国处于较低甚至极低生育水平,近30年的持续低生育率导致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趋严峻。尤其是,中国未来生育率很可能还会继续降低。②人口未来发展趋势方面,到2024年前后中国人口总规模将达到14.07亿的峰值,此后进入人口负增长时期且下降速度逐年加快。2050年中国出生人口规模下降到873万,老年人口比例将达30%左右,总抚养比将突破50%。③人口变动的社会经济内涵方面,由于人口少子化以及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中国的教育、劳动就业和养老等面临空前挑战。④公共政策应对方面,应尽快全面取消生育限制。如果生育率仍旧低迷,则应考虑适时出台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并从全人群、全生育周期的角度全力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

少子化;老龄化;教育;就业;老年健康;取消生育限制

* 联系人:王军 15801036989@163.com

一、引言

2015年在《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明显的高龄少子特征,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明显降低,妇女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1为了应对中国当前的少子化和老龄化形势,党中央不断调整和优化生育政策,这不仅是中国社会和人口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顺应民心、合乎科学发展规律的英明决策。新时代不仅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改善,而且执政理念和治理方式也有了重大变化。可以说,“十三五”以来生育政策的持续优化也是把握人口变动基本规律、适应当前中国人口形势重大变化和重大转折的重要举措。

2019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 “优化生育政策”2, 2019年11月《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出台3。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4这一系列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和规划的逐步提出和提升,不仅标志着国家已经正式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为国家战略,而且标志着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基本判断和重大问题本质特征认识的不断深化。

1 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EB/OL].中新网,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11-03/7604017.shtml.

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全文)[EB/OL].环球网, 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KnC4J?bsh_bid=5463454556.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21/content_5454347.htm.

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为了更好地制定中国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需要解决两个基础性重要问题。一是中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人口形势和人口变动趋势到底如何?这既包括对人口少子化的认识,也包涵了对未来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判断。二是中国人口未来的发展轨迹、发展趋势的社会经济含义是什么?人口的基础条件变化将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地抓住机遇和更积极地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挑战。

本文将主要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当前中国人口的少子化和老龄化形势;其次,预测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并分析人口变动的社会经济内涵;最后,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公共政策建议。

二、中国当前人口形势判断

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特征的重要标志,一方面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变动历史的缩影,另一方面也是未来人口变动的基础。深入研究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是准确把握和科学认识人口总量与结构内在关系的重要途径。

(一)人口少子化形势

分析人口年龄结构通常采用0~14岁少儿人口构成、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构成以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构成指标。0~14岁人口变动的趋势是育龄妇女总量结构和生育水平变动特征的反映。中国目前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到底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少儿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界对于中国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的测量便争论不休。国家统计局历年人口变动抽 样调查所得的生育率与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所公布的数据之间也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见表1), “数据打架”直接影响对中国人口变动趋势的基本判断。

为更好地判断当前中国生育现状,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人口数据即2018年国家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结果,可以推算过去10年间中国总和生育率变化趋势(见表1)。根据推测结果主要有三点基本发 现:首先,不论是国家统计局实际调查数据还是国家统计局2018年人口变动调查推算结果,两者均低于原国家计生委所公布数据;其次,推测结果中除2016年总和生育率高于1.6以外,其余年份均处于1.3~1.51这一区间之内;最后,在2008~2018这11年期间,不论是哪种数据结果均小于1.8的生育目标,更远离人口更替水平, 这标志着中国人口的潜在增长率不断下降。

峰值反映什么,左右峰值是什么(2)

从以往的生育模式来看,由于40~49岁妇女基本完成生育过程,近似等同为终身生育水平,故可通过分析40岁及以上育龄妇女生育的比例来反映未来生育水平的变化趋势和生育人群的变化特点,通过将2010年、 2015年、2017年三年40~49岁育龄妇女实际分孩次生育状况进行对比可得出以下几个结论(见表2):

第一,从有生育育龄妇女的构成来看,即使生育政策从独生子女政策到全面二孩政策的不断放开,40~49岁育龄妇女生育的比例却从2010年的5.37%下降到2017年的3.72%;第二,从当年没有生育孩子的妇女比例来看,40~49岁育龄妇女的比例逐渐提高,从2010年的31.86%提高到2017年的36.01%,由此还可以看出高龄育龄妇女的比例在不断提高;第三,从生育不同孩次妇女的比例变化来看,1孩、2孩以及3孩及以上的比例逐年下降。40~49岁育龄妇女1孩、2孩以及3孩及以上的比例从2010年到2017年分别下降0.51个百分点、3.10个百分点以及10.92个百分点,可见40~49岁育龄妇女中孩次越高下降的比例越大,这不仅从某种程度上“对冲” 了生育政策放开的效果,而且也使生育水平的回升大打折扣。

现有生育孩次变化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生育特征和政策预期之间的关系,可以肯定的是,虽然中国二孩生育意愿较高,但是政策生育率是小于终身意愿生育率的(郭志刚,2008)。另外,一孩终身生育率的下降预示着中国生育率的低水平特征并没因为生育政策的调整而发生变化。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化,中国公民的生育观念既受到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又受到少子型社会的影响,处于育龄期的妇女生育意愿将持续降低。

城镇化也是影响中国低生育率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明晰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对生育率的影响,将2010年、2015年、2017年、2018年四年的国家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分城乡和孩次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见表3),发现有如下几个特征:首先,从总和生育率变动特征来看,即使是在全面二孩生育政策条件下,城市育龄妇女生育率仍然远低于乡村育龄妇女生育率,尽管两者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但仍保持在0.4左右。其次,不论城市还是乡村,一孩生育率均逐年下降。2010~2018年,城市的降幅达到31.10个百分点,农村降幅达到16.80个百分点,孩次结构的变化可能预示一孩生育率的绝对下降。最后,虽然乡村生育率远高于城市,但乡村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也远低于2.1的更替水平。随着人口城镇化比例的不断提升,由于城乡生育水平“梯度”的存在,在现行生育政策条件下,生育水平持续下降的趋势不可避免。

峰值反映什么,左右峰值是什么(3)

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生育率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研究表明,中国妇女的受教育程度与终身平均生育子女数呈负相关(见表4)。首先,自1982年起,40-49岁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持续大幅度下降,到2015年下降为 1.45;其次,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终身平均生育子女数远远低于仅受过低等教育的妇女终身水平;最后,随着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多孩生育比例大幅度下降,2015年大专及以上育龄妇女多孩生育的比例低于1%。由于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中和高等教育不断普及,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具有“单向”不可逆的特征,同样,由于不同受教育水平育龄妇女生育水平“梯度”的存在,从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的角度看, 在现行生育政策条件下,生育水平持续下降的趋势也不可避免(张丽萍、王广州,2020)。

(二)人口老龄化形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生育率持续下跌,低于更替水平,少年儿童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在预测中,只要使用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参数,未来老年人口比例都会迅速提高(郭志刚,2015)。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65岁以上人口规模分别为1.78亿和1.19亿,占比 分别达到了13.3%和8.87%。2018年,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人口规模分别为2.49亿和1.67亿,占比分别为 17.88%和11.94%。这表明,近年来持续的低生育率导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且速度急剧提高。

在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持续、快速加深背景下,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动特征鲜明。2010年全国60~69 岁老年人口0.92亿,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51.84%,2018年全国60~69岁老年人口1.50亿,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60.0%。由此可见,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和比例增加的主要原因是60~69岁年轻老人占比的迅速提升。认识这一短期变化趋势可以为充分准备和应对高龄老年人口照料负担提供一个战略机遇期。

总之,在过去的20多年里,由于生育水平长期、持续的远低于更替水平,少儿人口比例持续下降,且未来下降的趋势也不可避免,同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中国进入少子高龄化社会的历史进程和加速趋势越来越确定。

三、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预判

本文主要基于年龄孩次递进模型对中国人口进行预测与分析,该模型采用区间参数设置对参数进行调整,同时依据目前育龄妇女生育水平以及预期寿命对参数做进一步调整,预测的基本原理见王广州(2003, 2012,2015,2019)。

(一) 人口规模未来趋势

1.总人口规模

按照现行生育政策,大约在2024年左右,中国人口即将达到峰值14.07亿左右。而在2030年、2035年、2040 年和2050年,人口规模将分别下降到13.96亿、13.75亿、13.45亿、12.61亿,相较于峰值分别减少1100万、3200万、6200万、1.46亿。即使按最乐观估计,2024年,中国人口峰值将达14.08亿左右,在2030年、2035年、2040年以及2050年,人口规模可能分别降低至13.98亿、13.77亿、13.48亿、12.64亿,相较于峰值也将分别减少1000 万、3100万、6000万、1.44亿(见图1)。

中国人口规模减小速度将逐年加快。在现行人口政策下,人口规模在2030年、2035年、2040年以及2050年增速将分别在-0.24%~-0.20%、-0.33%~-0.37%、-0.50%~-0.47%以及-0.85%~-0.81%四个区间内(见图2)。

峰值反映什么,左右峰值是什么(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