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什么习俗习惯,端午节的哪些正常习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06 22:34:11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这一首诗将人的思绪拉到端午节,很多人对端午的习俗还停留在吃粽子纪念屈原上,殊不知端午还有别样的习俗。下面一起来看看端午那些习俗吧。

1、挂艾草和菖蒲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习惯,端午节的哪些正常习俗(1)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如今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挂艾草于门,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端午节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2、吃粽子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习惯,端午节的哪些正常习俗(2)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

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3、洗草药水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习惯,端午节的哪些正常习俗(3)

草药水,即是古籍记载的沐兰汤,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端午日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是药。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洗草药水习俗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末的《大戴礼记》中,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此俗至今尚存,且广泛流行。

4、系五色丝线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习惯,端午节的哪些正常习俗(4)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如今在端午节这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

5、贴五毒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习惯,端午节的哪些正常习俗(5)

端午时节正值酷暑,各种毒虫争相而至,在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古代,炎热的天气还容易引起疫情,故端午还有贴五毒的习俗。

五毒是指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这五种毒虫,贴五毒便是用黄纸画出五种毒虫的画像,贴在墙上,然后用把尖针刺在五毒画像上,寓意是驱除五毒。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