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6日讯(通讯员 金浪 黄旖旎 彭水秀)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一般在阳历7月7日前后,此时天气虽然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马上要进入小暑,我们邀请到长沙市中医医院的医师谈谈小暑时节的养生。
人体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8℃。当气温达到或超过36℃时,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就会出现异常。为了适应炎热的环境,人体皮肤毛孔张开通过大量排汗以降低体温,容易导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发生中暑现象。气温增高和大量出汗还会造成脱水状态,血液黏稠度升高,容易使老年人脆弱的血管出现阻塞,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针对小暑气候特点,我们应如何养生呢?
1.情志养生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心火亢盛,容易产生急躁、倦烦的情绪,从中医养生角度出发,持清静愉快的心境,切忌发怒,使人体气机通畅,顺应自然,注意保持“心静”。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戒躁戒怒,保持心气平和,做到“心静自然凉”。
2.运动养生
小暑时节运动强度应避免过大,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也可选择游泳、瑜伽等。但是无论选择何种运动方式,都应该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以防大汗伤津。
3.饮食养生
少点“暑湿邪”
人的脾“喜燥恶湿”而“暑湿之邪”最易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让人出现胃口不佳,脘腹饱胀,或者肠鸣腹泻等症状,所以,这段时间也是肠胃炎的高发季。因此,小暑时节的饮食很重要,多吃有“清热、除湿、祛暑”之效的食物,例如苦瓜、秋葵、芹菜、莲藕、冬瓜、菱角、黄瓜等。
4.按摩养生
炎热的夏季出汗较多,中医认为,人体有“五液”,汗为心之液,正常出汗能散热清火,而出汗太多则会伤气伤阴,阴伤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所以在夏季里,更需要注意滋阴降火。《黄帝内经》中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这个穴位对于滋阴降火很有意义,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方法是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较强的力气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