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禄山迷*契丹人
关于蒙汗药最早的使用记录,可追溯到《旧唐书》中关于安禄山的记载,虽然还未明确称呼其为蒙汗药。安禄山以莨菪子置于酒中,使契丹人昏迷然后将其*害。
“既肥大不任战,前后十余度欺诱契丹,宴设酒中著莨菪子,预掘一坑,待其昏醉,斩首埋之,皆不觉死,每度数十人。”
安禄山
2.吴用智取生辰纲
而最早明确使用“蒙汗药”这个称呼则始于元末明初,那便是大名鼎鼎的《水浒传》。
《水浒传》中共出现“蒙汗药”17处,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道具。例如,在“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一节中写道:
杨志道:“你这村鸟,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杨志喝了含有蒙汗药的酒
《水浒传》虽为文学巨著,但毕竟是文学加工作品,其中对于蒙汗药的应用也多是为了推动情节所需要,那是否在现实生活中就没有关于”蒙汗药“的记载呢?
3.元代真实案例
在元代法律文书《大元圣政国朝典章》中就记载了一个“迷人盗窃”的真实案列!
“大德十年三月,李广志修合懵药,令吴仲一吃讫,昏迷不省,盗讫钱钞。刑部议得:李广志所犯既已刺放,在革前于饮食内加药令人迷缪而取其财者,合从强盗论。都省准拟。”
而此番所命名之“懵药”也十分形象,在卷宗后面案犯交代他所修合的“懵药”主要成份便是曼陀罗和蓖麻子。
曼陀罗
查找了众多古代有关麻醉和蒙汗药的记载,却并未发现所谓的“迷魂香”,甚至于连吸入性的麻药也未有记载。那是否说明就没有存在这种“迷魂香”的可能呢?
中国找不到,我们不妨把眼光投到欧洲去看一看!
吸入性的麻醉药有关吸入性的麻醉药的发现实属偶然,而且最开始被应用的也并非是大名鼎鼎的乙醚,而是被称为“笑气”的氧化亚氮。
1.氧化亚氮
1772年,英国化学家制成了氧化亚氮,但当时的科学家认为这种气体会带来不幸。可年轻的化学家戴维却积极地研究氧化亚氮的特性,发现这种气体不但能缓解疼痛,而且还能让人笑出声来,笑气因此得名,可惜的是戴维并没有继续“笑气”在麻醉上的研究。
到了1844年,“笑气”传到了美国,一名较威尔士的牙医看到了“笑气”的医疗作用,成功地将“笑气”应用于患者的拔牙手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