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想高产,到底哪些因素决定的呢?下面看看, 我国作物高产理论发展历程包括7大理论:产量构成理论、干物质生产理论、源库理论、养分资源管理理论、杂种优势理论、阶段发育理论、因子综合律。
1.作物产量构成理论:
1 9 2 3 年英国育种学家Engledow在其《关于禾谷类产量的研究》论文中首次将作物的产量分解为产量构成三因素,即产量= 穗数X 单穗粒数x 单粒重量。由于该法直接涉及收获产量的几个组成性状,便于直观准确地了解产量结构因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分析产量结果,且易于观测,受到了作物栽培者的重视,使其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至今仍是作物产量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了四个方面: ①三因素的动态形成过程; ②三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最佳配置;③环境条件和人工措施对三因素的影响; ④三因素的潜力分析和形成机理。至今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还在不断深人地被研究。产量三因素间常呈负相关,协调矛盾,乘积最大,一般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增穗增产到增穗增粒增产;②依靠主穗到依靠分蘖;③促大穗提粒重到数量质量并重。
2.作物光合性能理论:
这一理论的发展是长期以来由多种概念结合与深化而成。1917年人们开始探讨用生长分析法来研究光合作用。首先, 生长分析法的创始人Blackman(1919)提出了作物干物质的增长恰似银行存款的“复利法则”, 同期Gregory根据这种看法,导入了净同化物(NAR)这一概念。此后Watson(1947,1958)提出了叶面积指数(LAI)的概念,并用巧妙的实验方法研究了LAI与N A R及干物质增长量的关系。而将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相紧密结合起来的是Nichiporovich,他于1954年提出了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的概念,并将两者表示为:经济产量=k X生物学产量,其中k 为系数,用它表示由生物学产量形成经济产量过程中的效率, 其与Donald (1962)所推论的收获指数具有相同的意义。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我国学者于1966年概括了光合性能五因素及与经济产量的关系,将其表示为: 经济产量=(光合面积x 光合能力x 光合时间一消耗)x 经济系数。至此光合性能理论已基本形成,并在以后指导栽培实践方面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研究重点包括了三个方面:① 确定适宜叶面积大小及出现时间;② 产量因素与适宜叶面积关系;③群体叶面积功能持续期及效率。
3.源库流理论
1928年,Mason和Maskell通过碳水化合物在棉株内分配方式的研究,提出了作物产量库源理论(source-sink theory)来描述作物的产量形成。但大量的关于作物源库对籽粒产量作用的研究成果是自60年代以后在植物生理学就物质运输机理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涌现出来的。但是研究的结果却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源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子,有的认为库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子,而有的认为流才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子,但是到目前为止对源、库、流到底那个是主要的产量限制因子还不清楚。在玉米一生中起主要源作用的叶片是玉米光合产物的主要输出部位,在产量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光合源在籽粒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库”性能的发挥高度依赖于“源”的强度。库是储存光合产物的部位"是产量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它在籽粒产量形成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库决定干物质的分配;②库影响干物质的生产;③库控制灌浆速度。流是把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运送到消耗和储藏部位的过程。它包括韧皮部的装载、筛管中的运输、和库细胞中的卸出。现今在源,库,流理论上出现了三种观点:源限制观点,库限制观点和流限制观点。持源限制观点的认为,源是籽粒发育的物质基础,源的不足限制产量的主要因子,要作物高产就必须提高适当的光合源;而持库观点的认为,库是产量的直接构成者,并且产量库容对源的生产具有反馈作用;而持流观点的认为当运输光合产物的维管束达到饱和时或者不发达时,则可以限制光合产物的运输。源是库形成和充实的物质基础,库是源发展的最终结果,而流则是库与源关系的纽带,三者缺一不可,任何一个受到限制都将成为高产的障碍。玉米产量最终能否得以发挥,取决于源、库、流三者的相互调节程度。
4.养分资源管理理论
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悠久,在施用 肥料促进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但对植物营养科学理论的探索,最早是从西欧开始的。尼古拉斯(Nicholas,1401-1446)是第一个从事植物学营养研究的人,他认为植物从 土壤中吸收养分与吸收水分的某些过程有关,200年后,海尔蒙特(Van Helmont,1577-1644)于1640年在布鲁塞尔进行了著名的柳条试验,得出柳树的增重来自水而不是来自大气和土壤的结论。虽然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但他成功的把科学的试验方法引入了植物营养的领域。19世纪初期,德国学者泰伊尔(Von Thaer,1752-1828)提出 腐殖质营养学说.他认为,土壤肥力取决于腐殖质的含量,腐殖质是土壤中唯一的植物 营养物质;而矿物质只是起间接作用。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提出了 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养分 归还学说和 最小养分律。植物矿质营养学说指出:植物的原始 养分只能是矿物质。否定了当时非常流行的 腐殖质营养学说.植物矿质营养学说也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分界线和转折点。养分归还学说提出:植物以不同的方式从 土壤中吸取 矿质养分,使土壤中的养分逐渐减少,连续种植会使土壤贫瘠,甚至寸草不生;为了维持养分平衡,就必须把从土壤中带走的矿质养分和氮素以施肥的方式归还给土壤。最小养分律理论:作物的产量受 土壤中相对含量小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最小养分律还指出了作物的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施肥应有针对性。后人在上述学说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报酬递减律”、“米氏学说”和“因子综合作用律”等原理的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施肥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