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季节的雨,古人的态度也迥然不同,于是才有春雨如恩诏、夏雨如赦书、秋雨如挽歌的说法。在古人眼中,阳春三月,是上苍“承阳施惠”的时节。
虽然都是“阳春布德泽”,但清明和谷雨又略有不同,清明的回暖更显著,谷雨的雨泽更丰沛。谷雨时节的降水量,既多于之前的清明,也多于其后的立夏,不负“雨生百谷”之名。
万物渐渐适应了这种先洒阳光、后赐雨露的流程,于是“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谷雨节气,“时雨将降”。所谓时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应时而至的雨水;二是指飘忽、急促的雨水。雨水多了,也急了。雨,时常会成为一天之中的小插曲,甚至主旋律。
余光中先生在《六把雨伞》中写道:
雨天长,灰云厚
三十六根伞骨只一收
就收进一把记忆里去了
不知在那扇门背后
只要我还能够
找到小时候那一把
就能把四川的四月天撑开
春雨就从伞边滴下来
蛙声就从水田里
布谷鸟就从远山
都带着冷飕飕的湿意
来绕着伞柄打转
喔,雨气好新鲜
春雨中的记忆往往非常唯美,但或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最美的不是雨巷,而是撑着油纸伞,“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谷雨时节,花已落,燕又来。
谷雨时节,有暖意,但热未至;有凉风,但寒已消。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
之前是一个漫长的取暖季,之后又是一个漫长的制冷季,阳春三月,是最低碳、最省电的短暂时光。
谷雨 · 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