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讲了两个神话,一个是“女娲补天”,一个是“木石前盟”,这两个神话都和小说的故事和人物有密切联系,是一种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
“木石前盟”的神话是曹雪芹的天才创造,对它的寓意,后世读者一致认为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而对于“女娲补天”的神话则有不同的认识。
前几天,有位专家给我们的学生做了一场学术讲座,题目是《“女娲补天”与宝黛爱情悲剧》,他主要根据《淮南子》中记载的“女娲补天”神话和“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得出“男人破天”“女人补天”的观点,说男人争名夺利,把“天”也就是社会搞得千疮百孔,然后由女人来补天,女人补起来的天看似完美,其实也是破碎的,是无情的,因此贾宝玉和林黛玉超越世俗和功利的爱情不为家族和社会所容。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依据,但我认为对“女娲补天”的这种解读偏离了《红楼梦》中曹雪芹讲述的“女娲补天”神话的核心。
1《红楼梦》中“女娲补天”的神话和《淮南子》中“女娲补天”的神话着眼点不同女娲补天:360百科图片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淮南子·览冥训》中说世界发生了巨大的灾难,天崩地裂,到处是火、水和猛禽猛兽,黎民无以生存,是女娲消除了一切祸患,世界重归安宁。这个神话和“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的精神是一致的,表现了中国古代先民对造福天下苍生的英雄的崇拜和敬仰。
《红楼梦》: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
《红楼梦》中的“女娲补天”神话是对原始神话的新编,其侧重点是说有一块石头因无才被弃置不用,无补天之功,因而“自怨自愧,日夜悲哀”。它被弃置在哪里?在青梗峰下。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对这句话有一个评语:“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脂砚斋指出“青梗”谐音“情根”,这块石头因为情根坚固,因此才无才补天,才成了一块“多余”的弃石。
“情根坚固”和“无才补天”,恰恰是贾宝玉思想和行为的两个重要特点,那块由弃石变幻而成的“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因此那块“多余”的弃石就是贾宝玉的象征物。
2 弃石的“无才”寓意贾宝玉的“无能”和“不肖”《红楼梦》第三回在贾宝玉出场之后有两首《西江月》的词,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说贾宝玉是“于国于家无望”的天下第一无能之人,是贾府这个贵族之家的“不肖子孙”。
贾宝玉真的就不读书,一肚子草吗?贾宝玉真的就是纨绔公子吗?
贾宝玉其实非常聪明灵秀,《西厢记》《牡丹亭》等古代戏曲经典都读过,里面的戏词可以随口而出,在给大观园各处题名的时候,他想的名号、题的对联、诗词都很见功夫,连一贯苛刻的贾政都点头称赞。
不过贾宝玉读的书在当时人看来,是杂书、闲书,是无用之书,他们觉得贾宝玉应该读八股文章;应该和贾雨村等官场上的人来往,不应该在女孩子堆里厮混;应该去考举人进士取功名,光宗耀祖,挽救贾府的败颓之势。
但贾宝玉偏偏由着自己的性子,不喜欢读八股文章,不喜欢和贾雨村这样的势利之徒来往;不喜欢走一般人走的那条追逐功名利禄的读书做官之路。
说贾宝玉是纨绔公子、膏粱子弟,是“不肖子孙”,难道贾宝玉比贾赦、贾蓉、贾琏等人更纨绔吗?更不肖吗?只不过贾赦、贾蓉、贾琏在读书求功名方面一窍不通、毫无指望,而贾宝玉聪明灵秀,如果努努力,则大有希望改变贾府的颓势。
但贾宝玉实在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本性,因此贾府的长辈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他们也不理解贾宝玉为什么就这么不知上进,既然不能改变家族衰败的命运,和贾赦、贾蓉、贾琏一样靠着祖先的余荫过日子,可不就是“不肖子孙”吗?
中国古代读书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贾宝玉不走读书做官的道路,怎么齐家、怎么治国,只顾自己逍遥自在了,可不就是“于国于家无望”的无能之人吗?
怡红公子贾宝玉
3 弃石的“情根”寓意贾宝玉的“情痴”贾宝玉抓周的时候抓的是脂粉钗环,贾政以为贾宝玉将来是“酒色之徒”,其实贾宝玉和贾赦、贾蓉、贾琏这样的“酒色之徒”真不一样,贾宝玉对女孩子非常关心、体贴、尊重。
贾宝玉有两句名言: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这两个宝号还尊荣无比呢!”
这是贾宝玉独特的思想认识,贾宝玉的“女清男浊”、“女尊男卑”论,是对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的质疑和挑战。
那么贾宝玉为什么活着?不为功名利禄,不为财色,他的人生有什么价值?
《红楼梦》第19回中袭人劝贾宝玉好好读书,贾宝玉说过这样的话:
“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
对贾宝玉的价值观,红学家周思源先生说:
“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主要不是想改造客观世界,不是主观地与环境对抗,总之不是英雄式人物。他继续在扮演着“侍者”的角色,不过现在已成为“怡红侍者”罢了。他是在主观上追求情感与精神“受享”的同时,自己努力付出更多,以使对方能得到至少同样的回报。”
通俗一点说,大观园里所有的女孩子开心了,贾宝玉就开心了。
4 弃石的“日夜悲哀”寓意着贾宝玉的人生悲剧贾宝玉的思想太超前了,在男尊女卑的传统社会里,倡导女尊男卑,想用一己之力去护佑身边女子的平安幸福,实在是贾宝玉的天真梦想,与那个社会格格不入,因此贾宝玉只能成为当时人眼中的“异类”、无能之人、不肖子孙。
第一,贾宝玉的思想、行为和封建等级秩序相抵触。
连到贾府办事的别家的老婆子都说:“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得。”
连他的仆人都说:“只爱在丫头群里闹。再者也没刚柔,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玩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们坐着卧着,见了他也不理,他也不责备。因此没人怕他,只管随便,都过的去。”
在下人的眼中,主子盛气凌人才是主子。
第二,贾宝玉的思想、行为和 “男女有别”的封建礼防观念相抵触。
有一次,贾宝玉到潇湘馆去,看到紫娟坐在风口,担心她被风吹着生病,在紫娟肩上摸了一下,招得紫娟大发脾气,搞得宝玉十分沮丧。
第三,贾宝玉的价值观和成年后的社会责任相抵触。
劝贾宝玉走"正路"的人很多,如宝钗、袭人、湘云,尤其是他的父亲贾政,有一次听了贾环的挑拔,把宝玉打了个半死。
结语引用一段拗口的专家之言作结:
“贾宝玉不愿屈服于家庭和社会的威压,他要按照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念、价值取向去生活,重新探索人的本质、生命的意义,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反思者、批判者、颠覆者和赎罪者——从象征意义上讲,宝玉的女清男浊、女尊男卑的观念以及相应的行为是替整个男权文化和社会赎了一次罪。需要注意的是,贾宝玉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反思、批判和颠覆主要还是在情感、思想、语言上,而很少是在行动、实践上。在很多方面,宝玉的观念都没有超出正统儒家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