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男子发型的变迁
清前期,男子留的是金钱鼠尾辫,其他剃光,就留下后面小小一撮,像老鼠的尾巴,据说这一撮的大小还要以能穿过铜币的孔为标准。到了清中期,小辫稍微变粗,改称为“猪尾巴”。反而直到清朝末期,才开始慢慢出现我们现在清宫剧里常见的那种“莽尾辫”,也叫“阴阳头”。但影视剧为了美观,也选择把多尔衮、顺治等时期的造型变为了这种“阴阳头”。
最后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清朝灭亡,新政府推行剪辫运动,众人纷纷削辫。并且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当时大多男子都留起了西方化的造型。其发型类别就有板寸、中分偏分、大背头等。一袭袭干净利落的短发颇有一股迎接新时代的风气。
民国男子的短发造型
但在当时并不是所有男子都留着短发造型。因为处于新旧时代交接的时期,年老的大学者辜鸿铭便仍留着发辫造型。但正如当初他在北大做演讲,面对一帮质疑他固老守旧的年轻学子时所说的,“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意思是说外在的辫子好剪,这心中的辫子却难剪。可见,真正的思想启蒙乃至改变或许可以一时通过外在表现,但当真正掠去浮躁的外衣,仍能看到社会延申发展的轨迹的人才是识时务者。
大学者辜鸿铭
辜鸿铭便是这样的人,其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拉等多种语言,翻译了《论语》、《大学》等多部中国的经典著作,他积极向西方宣扬东方文化,让世界看到古韵的传统中国,而不是如那些肆意践踏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所谓海归。
因此“发”便不应都被通通归到“清辫子”一类,它并非如此肤浅。古时的人,皆信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这头发便如生命一样重要,丝丝缕缕牵引的是人生走过的每一步,如“成汤剪发祈雨”,“曹操割发代首”,“杨贵妃剪发以表示离开人世”,编织刻苦铭心的痕迹。古人在“发”上做心思,用它来表示我们的文明礼仪,用它来展示我们的时代美,用它来表达我们的思绪。这就是“发”,它饱含着国人的情感。
我们知道,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标志发型,它的出现便代表一个时期发展的变化,是文化脉络中细而微却也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但处于时代的交接,辜鸿铭先生没有剪下他的辫子,因为他要我们问清自己,到底什么才是文化,发型是在禁锢我们?还是它也是一盏千年酥油未枯的灯,照亮着我们宏伟的华夏文明呢?
故,如果“发”真的有一天变成一座会说话的博物馆,它一定会和时时刻刻不断前进的我们说,虽然它与我们终将分离,终会“头秃”,但历史的黑发早已覆满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教我们学会在“发”中找到启前承后的钥匙,学会文化自信,明白每一缕青丝里说过的道理。
感谢大家的阅读,我是作者薄凉,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别忘了给我们点赞,或者分享给更多的朋友看哦~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苏家酒窖,每天了解到一点传统文化。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