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同样我们还是从之前有卯字的甲骨文说起,这三张甲骨文里都提到了卯羌一词,结合我们上面解释的卯是从中切开的意思,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这里被切开的就是西羌人,不仅如此商朝仿佛对西羌人非常“钟意”,为此他们还专门开发出来一系列残酷的活祭方式,例如有肔羌。所谓的肔羌,就是将羌的肚子剖开,然后活生生把内脏从肚子里扯出来至今我国南方还有肔鱼的说法,其意思就是*鱼去内脏。然后还有戠羌,所谓的戠就是风*肉干,因此戠羌的意思,就是将羌人内脏掏空后风干成人肉干,再然后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被放入青铜器中煮熟的人头。
这在甲骨文中被称为胹羌,胹的本意就是煮的意思,然而刚刚列举的种种活祭方式,只是冰山一角。除此之外我们现在使用的许多文字都是源于活祭,例如沈是将人溺死,俎是将人肢解,寮是将人烧死,册是将人劈成两半再穿起来,可以说在商朝羌人简直有一百种死法。而迄今为止仅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三万多片记载了活祭,其中经常出现一次活祭成百上千人的描述,而这些出土的甲骨文数量还不足整个殷墟的百分之二。由此可见在殷商时期是怎样一副血腥残忍的场面,那既然如此为什么殷商时期的人们如此钟爱残忍的活祭呢?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解答,首先据《礼记》和《史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句话直接指出了商朝人非常尊敬神明,因此他们重视鬼神更甚于礼法,除此之外在远古时期,人们普遍存在图腾和先祖崇拜。例如如今出土的太阳神鸟和三星堆青铜面具等等,都表明人们对先祖和图腾的崇拜,就连现在我们也依旧保留了祭祖的文化,只不过我们现在用的的都是水果 牲畜等。而在殷商时期,人们认为先祖最喜欢的是人的灵魂和血肉,因此活祭便成了最好的方式。但仅仅是活祭的话牲畜其实也可以替代人,那他们为什么非得拿人来献祭呢?答案其实一开始就告诉了各位,前面我说到在远古时期土地大小直接关乎收获资源的多少,但这其实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一定的人口数量下。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在有限的土地上,要想过得更好,要么获取更多资源,要么控制人口增长,很显然前者在远古时期并不现实,因此他们只能选择后者。而殷商的做法就是通过献祭大量屠*其他部族的人,这便是商朝为何武力强横的原因,因为他们要不断地获取献祭用的祭品,同时他们也需要更多的土地和资源,不仅如此要维持这种高压统治,就必须镇压住周边被征服的部族,而*人就是最直接的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