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5种风俗习惯,端午节的八大风俗有哪些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19 06:30:26

五月初五,又称为端午节。

人们有着许多传统的庆祝方式,比如包裹粽子,赛龙舟,插艾草,饮用雄黄酒和系五彩绸带。

这些传统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端午节的5种风俗习惯,端午节的八大风俗有哪些(1)

一、包粽子

寓意正直包容

古代广雅经曰:“'端'即'正'也。”古时候,在皇家宫殿里,午门是正门,午餐是正餐。

因此,端午节是要表达正直无邪的意思。

包裹粽子的方式,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正直和包容的处世哲学。

屈原的故乡是秭归,在那里,人们唱着《粽子歌》:

“有棱有角,心肝俱在;一生无怨,半世艰辛。”

粽叶一松即散,一缩即裂;

煮粽子的时间,少一分则粽子未熟,多一分则粽子不纯正;

粳米也必须甜度与韧度皆要匀称。

这种粽子才配祭祀屈原这样的先贤,因为他的人品也是端正而包容的。

包裹好的粽子,外形整齐,内陷咸甜适宜。

《周易》曰:“君子坐位凝命。”

就像粽子一样,人们要端正稳重地做人,包容善良地对待人,才能克服邪灵,获取吉祥平安。

端午节的5种风俗习惯,端午节的八大风俗有哪些(2)

2.

赛龙舟,同舟共济

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保护神,其神力极强,可以司掌天气,为民祷告。

《越绝书》中谈到越人:

“用船代替车子,用船桨代替马戏,能跟随飘风驶往,却很难随心所欲。”

古时候,越人以渔猎为生,在水上奋斗劳作,不停地“争先恐后”。

断发纹身,模仿龙族的形态。

他们在船上雕刻龙的图案来祈求方圆平安,丰收硕果。

赛龙舟,敲响锣鼓,浪涛堵船。

《周易》云:“天道酬勤,君子以自强不息。”

生命就像下沉的船只,即使逆流而上,也要奋发向前。

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显现英雄本色。

聚集阳光,焚烧烈焰,拳头要收拢才能打出猛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最信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民族。

赛龙舟也正是从众而生的体育竞技运动,这里的竞争便在于人船合一、互相协作合作。

只有一艘船,所有人齐心协力,才能避过风浪艰险。

端午节的5种风俗习惯,端午节的八大风俗有哪些(3)

3.

插艾草

持身端正,仁德天下

《九章算术》中有句话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屈原推荐艾草用于祭祀,表达了这样的意义:为国牺牲的人的精神和力量可以永存。

据说,楚国的王听信了谗言,将屈原贬斥放逐了出去。

自从秦国攻破楚都后,屈原思乡之情便日益强烈。

怀念自己的家乡楚地,他在《离*》中写道:

“用艾草装满袋子,五谷丰衣成空缺。”

人们插艾草,以表忠诚和洁白真挚的心灵,对家乡、国家充满着期待和怀旧。

古人曾说,仁者的品质,一定要顾及家庭和国家。

插艾草,表明了一个做人的基本品质:有爱心、道德高尚、对社会有贡献。

凭君传语,对于持身正直的做人方式,一代又一代都应给予铭记和传承。

4

饮雄黄酒

《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

君子斋戒,处必掩身。”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毒月”,五日是“恶日”“毒日”。

此时蛇虫繁殖,疾病瘟疫横行。

中国人最怕这个时候,想办法去战胜它。开始,端午节作为避疫、驱邪的节日流传下来。

到唐代,人们才慢慢地把端午当成佳节良辰。

从唐代开始,我国很多地区端午节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

雄黄俗称“鸡冠石”,是一种矿物质,是有剧毒。

但它对于驱虫、*毒,有着奇效。

《本草纲目》里记载,少量服用雄黄可以泻内毒,外敷有*菌镇痛的功效。

不可以饮酒的小孩,成人会在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一些地方擦拭雄黄酒。

意在达到消毒防病,虫豸不叮的效果。

在“毒日”,饮“毒酒”,驱“毒虫”。

原本有毒的矿物,成了以毒攻毒的法宝。

端午节的5种风俗习惯,端午节的八大风俗有哪些(4)

5

系五彩缕

端午节当天,将五彩丝缕系在小孩子的手上,或系于床帐、摇篮等处。

五彩缕又称长命缕,以五色丝结而成。

五彩缕,不是五颜六色的丝线。

是红、黄、蓝、白、黑,的丝线合并成的缕索。

中国古代崇拜自然,以天地间的这五种颜色为吉祥色。

可以避邪祟,预防五种毒虫叮咬。

五彩缕要系到“六月六”,下过第一场大雨。

才把它剪下来,扔进河里让水带走。

为家人系上五彩缕,送上“端午安康”。

就是最温暖的祝福。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