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写的,人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写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21 08:48:51

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写的,人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写的(1)

前言

大家好!今天结合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信——《报任安书》孔子、孟子的一些论述,尤其是伟人*的一些教导和大家聊一聊:一个人怎样活着才算是司马迁所说的:“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所引用的司马迁那句千古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写的,人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写的(2)

*所引用的司马迁那句千古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司马迁的“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的五条标准以及孔子的“三达德”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作为《史记》的编撰者司马迁不同于之前的史学家以编年体的方式记录历史,他首创以写人物为中心来编撰记载历史,他开创的这种记载历史的新体例被称为纪传体,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写的,人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写的(3)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他在受宫刑之后给朋友任安写了封回信,就是著名的《报任安书》。《报任安书》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对封建专制的血泪控诉。司马迁用千回百转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辞气沉雄,情怀慷慨。

他在这封信中提出为人处世的五条品德标准。这五条品德标准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他说: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如何修身,是判断他智慧的凭证;一个人是否乐善好施,是评判他仁义的起点;一个人如何取舍,是体会他道义的标志;一个人如何面对耻辱,是断定他是否勇敢的准则;一个人建立了怎样的名声,是他品行的终极目标。志士有这五种品德,然后就可以立足于社会,排在君子的行列中了。”

司马迁在这短短的话语中提出了五条人人都会时时刻刻面临的人生问题,那就是:一·“修身”、二·“爱施”、三·“取予”、四·“耻辱”、五·“立名”。

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五条就摆在你面前。你的一言一行都要表现出来。想回避这五条,都不可能,你躲不开!

司马迁把“修身”放在五条之首,其意说明,他把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放在首位。他认为一个人不能浑浑噩噩地活在世上。”

“修身者智之府也”,(注:“一个人如何修身,是判断他智慧的凭证”。)

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写的,人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写的(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