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的来历30字,算盘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21 09:21:08

(3)唐宋说:

历史学家对算盘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后来,随着对史料研究的深入,又有不少学者认为算盘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宋朝。支撑此说法的依据是,在宋代的巨幅名画《清明上河图》卷左,画中有一家赵太丞家的药铺,其柜台上醒目地看到有一架算盘。后有学者将此画面拍照放大后仔细观察,确认画中的算盘与现代使用的算盘性质类似的串档算盘。这足以说明,算盘在宋代就已经出现,而且,宋元的很多书籍之中记载的算盘使用已经非常普遍。

1921年河北省巨鹿县一户宋人故居里,曾出土过一颗木质算盘珠,虽然那时已被淹埋地下八百多年,但其型清晰可见为中间带孔的鼓形,与现代算珠无异。所以,从形制上来看,宋代的算盘已经较为成熟,丝毫没有新生事物常有的笨拙或粗糙的外表。因此,如果认为算盘起源于宋代,还是有待商榷的。

综合各种说法和研究发现,很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宋代以前的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从而影响经济文化的发展,那时不可能有重大发明,算盘诞生于此时的可能性不大。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文化都较发达,计算工具也较之以往朝代要先进,因此唐代极有可能将使用了2000年的筹算演变为珠算,由此推断,极大的可能,算盘是在唐代发明诞生的。

追根溯源,算盘是始于古代的,也就是说它的前世距今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其实,无论算盘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它都是一种很早和很好的数字运算方法的工具,它彰显了我国人民极大的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大贡献,为后来的数字运算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算盘的来历30字,算盘的起源和演变过程(5)

2. 算盘的形制以及口诀:

我们中国的算盘,在古代也是五花八门,形状不同,材质各异的,最早有木、竹、铜、铁、玉和象牙等材质。

我国最早的可见算盘的图像,就是来自于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上的那个算盘,和现代算盘几乎一样,是十五档一四算盘,上面一颗珠当五,下面四颗珠每珠当一,这种计算工具节省空间,操作迅速,记住“三下五去二”等,就能胜任很多账面工作,所以在民间迅速推广。

中式算盘在发明之初,采用菱形珠子,明代改成圆形珠子,且是上两珠每珠当五,下五珠每珠当一,每档表示零到十五个数字,成为一十六进制和十进制的通用计算工具,那时的主要重量是一斤等于十六两,所以,布店打算盘只要一颗上珠和四颗下珠,粮店打算盘就需要七颗珠子全用到了。这样的算盘可以做加减乘除等算法。

算盘一般用食指和大拇指拨珠。打算盘的基础就是记住各种口诀,只要记熟掌握这些口诀,就会轻松自如地利用算盘进行各种复杂运算,甚至可以开多次方。这里说的珠算,就是指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方法。

算盘的来历30字,算盘的起源和演变过程(6)

光有算盘还不行,要想用它算数,还需利用一些方法,聪明的先人们,于是,就发明了珠算口诀,这口诀有加法口诀,减法口诀,乘法口诀和九归口诀(也就是除法口诀)。

加减口诀,为珠算所特有,最早见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乘法除法口诀,采用的则是筹算口诀。

乘法“九九”口诀,在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得到应用;

归除口诀,首见杨辉《乘除通变算宝》,

朱世杰《算学启蒙》所载九归口诀已与现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了一个体系,并被长期沿用下来。(大家如有兴趣,可在头条APP搜索珠算口诀查看。)不得不说,珠算口诀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它是先人聪颖智慧的结晶。

看着这些口诀很繁杂,其实特别便于记忆,像顺口溜一样,背几次就能记住,而且一次记住,终生不忘。

算盘的来历30字,算盘的起源和演变过程(7)

算盘的来历30字,算盘的起源和演变过程(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