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真正的天大作用,却是发挥在朱祁镇登基之后。
朱瞻基英年早逝,只活了36岁。
无奈之下,朱祁镇年幼登基 ,没有受到良好的帝王之术的培养。
于谦发挥了他的使命作用,扶明朝的大厦于将倾数年后,瓦剌却趁机壮大了起来,瓦剌太师也先看明朝皇帝年幼,率兵攻打明朝边境。
年轻气盛的朱祁镇不顾众人劝阻,御驾亲征。
结果因为轻信太监王振,导致明军五十万大军精锐丧尽,良将全部战死,朱祁镇也被瓦剌俘虏。
这一下子,明朝精锐尽失,武将出现了断层,皇帝还成了俘虏,整个大明帝国风雨飘摇。
也先抓住机会,亲自率领十五万瓦剌铁骑,押着朱祁镇兵临北京城下,想要明朝不战而降。
在此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于谦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安危和骂名,直接拥立了郕王朱祁钰为新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让瓦剌也先的计谋落空。
随后又组织北京臣民守城,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成功阻挡了也先的进攻,最终使得大明转危为安。
但是朱祁镇不管怎么说,都曾是大明朝的正统皇帝,又是当时的太上皇,怎么能够让他长期成为敌人的俘虏?
经过于谦的多方组织谋划,让朱祁镇对也先没有了利用价值,迫于明朝压力,在得到一些钱财之后,也先就坡下驴,只能放了朱祁镇。
明朝也彻底转危为安,于谦居功至伟,他就是当时整个明朝无比闪亮的一颗星。
但是于谦并没有自傲,他认为自己只是作为臣子,为国家脚踏实地的做了该做的事情罢了,始终保持着谦逊严谨的态度。
可是尽管如此,他的命运似乎也快到了尽头。
于谦功高震主,被清算,忠臣落幕回宫后的朱祁镇在八年后,趁着朱祁钰病重,获得孙太后和于谦等人的支持后,发动了夺门之变,复辟称帝,改年号“天顺”。
或许是朱祁镇忌惮于谦功高震主,又或许是他觉得于谦的光芒太盛,完全遮住了他。
到头来,还是以于谦不忠造反等罪名*了他。
一代铁血忠臣就这样落幕,不免让人唏嘘!
人的一生就像一场修行,于谦虽死,但他的修行早已圆满面对死亡,于谦却是毫无情绪波动,他似乎就是为了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来,生死对他而言,早已置之度外。
从他第一次跟着朱棣上战场,他就真正的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不空谈,要务实,说话做事对得起良心,俯仰无愧于天地,不求事事尽善尽美,但求无愧于心。
这就是做人的清白,堂堂正正,威武不屈!
正如他年少时所作的那首流传千年的诗《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混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是朱棣让于谦明白了什么叫清白,如果不是朱棣,他可能只是一个自以为是,空谈误国,不明事理,无形中错误百出造成无数麻烦而不自知的文人书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