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讲述自己的身份,江河水江河弟弟结局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22 18:07:08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魏沛娜

作家袁凌在13岁那年,离家去市里上学,第一次见到了汉水。往后,最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身居遥远的北京,有一天他仍然会像在市里或者省里上学生活时一样,受到汉江的哺育。“干渴的北中国呼唤接济,汉江清洁的品性使它成为南水北调的不二之选,在离别家乡二十四年之后,我又一次喝上了汉江水,在几千里之外的北京。和我一样喝上和用上千里迢迢而来的汉江水的,有北中国的6000万人口。”

袁凌说:“我需要为它写些什么,记录它悠久的生命和变迁,记录它眼下为整个中国的付出,记录下它是怎样一条伟大的河流。”

江河讲述自己的身份,江河水江河弟弟结局(1)

汉水的身世》

袁凌

中信出版集团

202211

《汉水的身世》是一本融合自然、历史、现实、人文与现实的非虚构力作。袁凌在书中写出汉水作为一条古老江河的时代感和生命感,关注它自身和它的子民、环境、历史与现实。

全书分五章:第一章南水北调的宏图,以作者与母亲河的感情为出发点,揭示汉水的身世变迁和她在南水北调背景下的承担与命运,点明她对于中国的意义;第二章移民的望乡,看见汉水移民的牺牲付出与生活现实;第三章航道的兴衰,写汉江的航运史,包括沿江水手、纤夫、帆船、码头、商号的变迁,在历史上漕运的地位、与水坝的关联,以及“黄金水道”的未来;第四章“鱼与渔”的惆怅,以长江汉江十年禁渔为背景,谱写献给汉水鱼类和渔民的篇章;第五章河流的清浊,再现河水环保的不易与波澜。五个维度,书写汉水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全书细致地讲述了汉水的前世今生及其“子民”的生命历程,配以百张袁凌亲摄图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他对家乡母亲河的深沉的爱与忧,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深切的时代历史责任感以及浓厚的环保意识。

“从2014年南水北调通水前夕开始,我陆续走访了汉江沿线的水坝、移民、纤夫、船工、渔夫、污水厂、老街和居民,了解它的过往和现在,繁华与寂寞,抚慰与疼痛,从汇入长江的终点一直到源头,触碰它的躯体和灵魂。在七年的走访之中,我进一步亲近,又再度认识了这条母亲河,体会到她清癯美丽的品性和独一无二的身世,它的一部分已然偏枯逝去,另一部分却通向未来,预先哺育着我们。”袁凌说,这些文字,无法回馈它的恩情于万一。

《汉水的身世》出版后获得了诸多赞誉。历史学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说:“汉水是我唯一泅渡过的大河,我唯一爱过、至今仍然深爱的大河。我记得上大学第一次坐火车去北京,夜里过黄河,月光下看水波粼粼,我倒吸一口凉气,不敢相信大名鼎鼎的黄河竟然那么窄小,远远比不上我老河口的汉江。那还是在夜里,看不见水的色彩。这一比较强化了我对汉水的想念,使我下决心要为汉水写点什么。惭愧的是,我从未兑现这一承诺。齿摇发尽之际,还没能做自己心心念念想做的,总是人生一大憾事。然而,有时候你会觉得幸运,因为,天上掉馅饼一般,有人做了,做的甚至比你梦想的还要好。我读袁凌《汉水的身世》,就忽然间有了一种不再遗憾的满足感。这正是我想写却写不出的那种书。”

审读:喻方华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