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阳真经》的来历,大多数人想必也是知晓的。当年斗酒僧在嵩山与王重阳斗酒获胜后,得以窥见《九阴真经》中的内容,他觉得书中所记载的武功固然精妙,却也太过阴柔。于是,他潜心多年自行创作出了至阳至刚的内功心法《九阳真经》。他将真经的内容随手写在了一本《楞伽经》中,由此沉寂了近百年。
《九阳真经》的面世实则是一场意外。彼时,蒙古王子忽必烈账下的西域异士尹克西和潇湘子经重阳宫一战后,元气大伤,逃至嵩山少林寺。觉远师徒见二人受伤不轻,便起了仁慈之心,却不想招来了祸端。尹克西和潇湘子见觉远的徒弟张君宝手中的一本经书似乎藏有无上心法,便将其夺走,一路向东,逃窜到了华山。在华山正好碰见了杨过等新五绝在此论剑,尹克西二人忌惮杨过的武功,只好将《楞伽经》藏在一只白猿的肚子里,待到时机成熟后再来取回。
后来,尹克西和潇湘子二人因为互相猜疑,谁也不敢擅自取出真经,最后落了个两败俱伤的下场。就此,真经的下落世上再无人知晓。而几十年以后,这只白猿竟从华山来到了昆仑山,张无忌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藏在白猿肚子里的《九阳真经》,他花了几年时间,最终得以练成无上绝学九阳神功。
在“射雕三部曲”中,《倚天屠龙记》是比较特殊的一本,它与《神雕侠侣》的时间跨度有近百年之久。而在射雕一书中,《九阴真经》作为至高无上的武功绝学,一直贯穿了整本书,可以说是它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射雕三部曲”一直有一条主线,那就是中原武林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者的入侵。这也是金庸一直倡导的所谓大侠,除了有卓绝的武功,还少不了保家爱国之心。在神雕结尾,郭靖夫妇守城殉国前,将《九阴真经》的秘密藏在了倚天剑和屠龙刀之中。因此,到了倚天时代,江湖上人人抢夺的《九阴真经》消失了,而贯穿整本书的无上秘籍变成了《九阳真经》。由此可见,《九阳真经》不仅仅是一本内功心法,更是一种使命,一种传承。
昆仑山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九阳真经》出现在昆仑山绝非偶然。我们试想一下,几十年前华山的那只白猿,为什么既不向东走,也不向北走,却偏偏的要向西走,以至于到了昆仑山境内呢?除了金庸的有意为之,我想不出更好的答案。那么,金庸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难道只是单纯的想让张无忌获得《九阳真经》,然后解除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危机吗?在我看来,这只是表面上的,最重要的是引出贯穿“射雕三部曲”的主旨,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势力,驱除鞑虏,恢复汉室河山。
昆仑山最典型的门派便是明教,明教的总坛光明顶就在昆仑山。明教的定位比较特殊,它衍生自波斯明教,却又适应中原武林的土壤,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模式。明教最早可追溯到北宋的起义军领袖方腊,到了元朝,明教已经发展为了拥有几十万教众的大帮派。明教的教宗主要以推翻元室为己任,按理说这与六大门派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可又为何会遭到围剿呢?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在于出身,名门正派都有百年基业的传承,是有深厚底蕴的,而且多年来一直享有很高声誉,这也是他们自诩名门正派的底气来源。而反观明教,教众大多是农民和强盗出身,在加入明教前指不定在哪里做下打家劫舍之事,所以在名门正派看来,这些人与元人鞑子没有分别,都是一丘之貉。
六大门派中的昆仑派也在昆仑山,而围攻光明顶时,昆仑派就赫然在列。昆仑派掌门何太冲与明教的光明左使杨逍有过一段渊源极深的过节,所以昆仑派历来极为仇视明教。但这里要提到的却是昆仑派的另一位人物,那便是有着“昆仑三圣”之称的何足道。
何足道曾在西域某地见到奄奄一息的潇湘子,潇湘子临死前将《九阳真经》的下落告诉了何足道,希望何足道能够将这个讯息传达给觉远师徒。可何足道却把“经在猿中”四字错听成了“经在油中”,这导致觉远根本搞不懂其中的含义。所以,《九阳真经》得以顺利到达张无忌的手中其实也有何足道的功劳。
此外,昆仑山还有一股势力在“射雕三部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便是朱长龄武烈等人。朱长龄是大理一灯大师座下弟子朱子柳的后人,而武烈则是武三通的儿子武修文的后人。通过这一段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知道一点,在郭靖夫妇携子破虏守襄阳城殉国后,郭靖的徒弟武修文并没有死,反而逃到了昆仑山隐居。这对于一生为国为民的郭靖是很讽刺的一件事。
张无忌能够发现藏在白猿中的《九阳真经》也是在受到武烈朱长龄等人的欺骗,掉入悬崖后意外所得的。而这一切就是金庸有意为之,通过将张无忌与他们进行对比,从而强调张无忌身负的使命,以及暗示未来的人生走向。
结语所以,昆仑山除了让张无忌意外学会了九阳神功以外,还将“射雕三部曲”的内核通过区区几个角色便展示了出来。无论是六大门派还是明教教众,在张无忌的努力和斡旋之下,最后都成为了反抗元室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