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底物很快被生物膜覆盖,并被各种底栖生物定殖,包括丝状藻类、壳状珊瑚藻 (CCA) 的异质组合,还有固着的无脊椎动物和珊瑚幼虫。
持续的干扰和环境条件的小规模差异导致在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阶段斑块,珊瑚礁群落组成可能高度异质,导致先驱珊瑚群落和成熟珊瑚群落同时出现,但它们的相对丰度可能会因珊瑚死亡率和定植而发生变化。
本实验研究了红海中部珊瑚礁先驱群落演替过程中的 C 和 N 动态,部署了粗糙的碳酸盐瓦片来模拟干扰事件后裸露基板的出现。
殖民群落的初级生产力和 N2固定在 1 年内每月测量一次,C 和 N 元素以及稳定同位素分析补充了群落范围内的通量测量,以量化初级生产率和底栖先驱群落的N2固定率,调查关键环境变量的时间变异性的影响和 ( c) 深入了解干扰后珊瑚礁先驱群落的元素获取(生物量储存)和再生(向环境输出或供应)。
二、珊瑚礁初级生产和 N2固定的量化在实验开始之前,通过沿着三个连续放置的 25 米线样线进行线点截距调查来评估相对底栖覆盖物,样线间距离为 5 米。
主要功能群的相对底栖覆盖度如下(平均值±标准 误差): 丝状草坪藻 = 36.8 ± 4.8%;硬珊瑚 = 28.7 ± 6.6%;珊瑚碎石 = 10.2 ± 3.1%;生物成因岩 = 8.7 ± 3.3%;软珊瑚 = 8.5 ± 0.2%;珊瑚礁沉积物 = 6.0 ± 2.4%;大型藻类 0.4 ± 0.1%。
重复培养海水控制室以校正浮游N2固定,每个室包含 720 毫升当天从野外收集的海水和 80 毫升的富含 C2H2-的海水,在 200 毫升空气顶部空间中,10% 被 C 2) H (2)气体替代。
开始时用玻璃注射器从气体顶部空间收集约 2.5 毫升气体样品,并将其注入真空玻璃管中,玻璃室被放置在实验室培养箱中的感应驱动搅拌器(500 rpm)上,设置为原位温度和光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