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创作者微电影剧照
阿香邀请这位歌师拍视频、到直播间唱歌,有粉丝来山寨游玩带着粉丝去看她。正是在这种认可与鼓励下,歌师逐渐走出了阴霾,重新找到了活下去的动力。
“抖音不仅让我们改善了生活,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价值感。”阿香说,“像我妈,要帮我打理事情,家里还养着猪、鸡,但她现在每天脸上都挂着笑容。”在阿香看来,抖音不仅能让个体发光发亮,对于侗歌这种有感染力但却没有具体文字的艺术形式,也是最适合传播的平台。“抖音的数据分析、推送是很精准的,它会帮你传播给喜欢你、需要你的人,这对于我们被看到、被记住是很有利的。”
阿香的粉丝不仅有侗族人,更有很多原先不了解侗族的外地人。
一位来自江苏的工程师观看了阿香所有视频后,写下两篇关于侗族的文章。他感叹农耕时代的场景与传统文化的记号完整地保留在了黔东南,并说道:“婚礼上热闹的礼仪,大量前来帮忙的邻居,节日里穿着华服载歌载舞的人群,这一幕幕充满着人情味道的场景,恰是我们城里人丢失的味道。”
看完后,阿香又感动又有成就感,她说:“很遥远的人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我们的民族文化,这真比赚到钱更让我开心。”
今年三月,阿香在离村寨车程二十分钟的山上承包了一片200亩的果园。果园里有樱桃树、枇杷树、李子树、桃树、橘子树,第一眼看到,阿香就觉得它是世外桃源的模样。
在她的构想中,果园不仅会是一个农业基地,更会是一个综合了侗族文化旅游的体验园。侗族的琵琶歌、刺绣,只要外面的人喜欢,都可以来学。
阿香说,专门辟出一块地方做这件事,是因为不想把自己的村寨变得商业化。“我们唱歌是由心而发,不是表演,所以我更想吸引那种能沉下心来感受侗族文化魅力的人,而不是一堆堆来我们这里打卡的人。”
如今,阿香全家人都把精力放在了果园上。母亲管农作物的种植、叔叔帮忙找做体力活的工人、二妹管电商的售后、三妹管财务、弟弟则负责打理所有硬件设施。一家人都处在一种有奔头、有事做的前程里,阿香格外满足。
2021年12月,阿香被认证为侗族大歌非遗传承人。她想,如果现在父亲还在世,也一定会格外欣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