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鑫培便装照
谭鑫培专攻老生,最爱演末路英雄,如《托兆碰碑》的杨老令公、《洪羊洞》的杨六郎、《卖马》的秦琼、《失街亭》的诸葛亮,他用一种悲天悯人的唱腔,道出了时人“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的悲凉情感。
也许正是这种彷徨无地的英雄之悲应和了当时大众的家国之痛,台下的听者无不于我心有戚戚焉,悲愤时甚至落下泪来。当时曾有诗云:“国家兴亡谁管得,满城争说叫天儿”。
光绪十六年,即1890年,如日中天的谭鑫培被召入清宫内戏班“升平署”。慈禧太后最爱听他的戏,几乎到了“无谭不欢”的程度。有一次,听完谭鑫培的戏,龙颜大悦的慈禧竟然命人赏赐给谭一领黄马褂。
谭鑫培、杨小楼联袂演出《阳平关》
不为人所知的是,谭鑫培不但是一位卓越的京剧大师,更是一位风骨凛凛的志士君子。
辛亥革命后,清廷内务府主管京剧的行会组织“精忠庙”寿终正寝。谭鑫培利用自身的影响力,组织梨园同行成立了新的行会组织——“正乐育化会”,改“班”为“社”,大大提高了戏曲艺人的社会地位,这在当时的戏曲界可谓是划时代的革命。自此,戏子被视为“下九流”的流俗渐趋湮灭,
更值得称道的是,袁世凯罔顾民意、复辟帝制后,曾命谭鑫培为其演出歌功颂德的新戏《新安天会》,被谭鑫培断然拒绝。而当革命党人黄兴、陈其美在1912年抵达北京时,谭鑫培却亲自率领梨园同仁在贵州会馆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大会。
谭鑫培在舞台上
两相对比,谭鑫培的操守、志节令人赞赏!
晚年,声誉日隆的谭鑫培渐被声名所累。1917年4月,广东军阀头子陆荣廷到京,北洋军阀江朝宗张罗着为其办堂会,点名谭鑫培出演。
此时,谭鑫培已卧病数月,几番婉辞。但飞扬跋扈的江朝宗岂能善罢甘休,竟然派来大批警察,强行把谭鑫培接去。
当天演的剧目是《洪羊洞》,讲述的是杨六郎病死的经历。可能是心有所感,谭鑫培演到悲愤处,禁不住热泪长流。
堂会结束后,谭鑫培一直郁郁寡欢,不久便撒手人寰,时年71岁。不得不让人叹惋:一曲晚景,戏如人生。
谭小培在《连营寨》中饰演刘备
值得一提的是,程长庚在世之日曾预言:“吾死后,鑫培必成大器。”可谓善于识人。
谭鑫培最终成为京剧史上震烁古今的人物,绵延七世的“谭派”亦由此肇兴,薪火相传以至于今。
谭鑫培故去后,子女共计十二人,多有继承父业者。八位儿子中,前五位均从艺梨园,其中尤以第五子谭小培先生艺术成就最高,公推为谭门第三代的执牛耳者。
谭小培是年幼时就进入小荣春班习老生,后转入小洪奎社。他不以父亲的声名招摇,而甘于从最低微的行当入手,长期为名角挎刀,跟随尚小云、程砚秋等多年。
1917年,谭小培与父亲一道演出《李陵碑》,台下父子,台上亦是父子,一时间传为梨园佳话。上世纪初,谭小培与杨小楼、尚小云、荀慧生(艺名白牡丹)等一众名角赴沪演出,盛况空前,时人称作“三小一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