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轮效应的六个特点,晕轮效应的正确认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26 18:49:13

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干部在跟人民群众打交道过程中要特别警惕晕轮效应的影响,切忌带着主观的偏见看人待人,影响工作的推进。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期和深水区。党员干部如何带领群众攻坚克难取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成果,我们拭目以待。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上,我们一定要驱散思想的迷雾,警惕认知中的主观偏见——晕轮效应,以冷静客观理智的处事原则带领群众破除“穷根”,走上致富之路。

警惕主观偏见,着眼客观实际赢人心。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有时候直接决定了工作的成败得失。而党员干部对待群众,如果不能排除主观偏见的片面影响,那么就很难走进群众的心里,人民群众也难以对党员干部产生信服。基层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带着有色眼镜看贫困户,对贫困群众产生“晕轮效应”,不善于发掘困难群众的优点,因人因户制定合理的脱贫措施,和人民群众割裂了血肉联系。

警惕认知盲区,切忌“蒙着眼晴”瞎用劲。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善于“走下神坛”,对下体恤老百姓的不易,对上不辜负党组织培养选拨。一个人的认知总是有限的,再优秀的党员干部也有认知盲区。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深入群众倾听民声,汇聚众智。在关系到民生福祉的决策时,充分考察,擦亮双眼,引导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

破除主观印象,不以臆断拒人千里外。兼听则明,偏信刚暗。党员干部作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在对待人民群众的问题上,一定要有意识地扫除晕轮效应的不利影响,做到不主观脱离群众,也不完全听信个别群众。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待人接物,对人对事多考察多调研。“沒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实际工作中真心实意“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不主观臆断工作,不拒群众于千里之外。深入了解本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实际,制定适宜措施,带领广大人民脱贫致富。(成都市新津县伍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