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商平台上家用美容仪成销售热门。射频、微电流、光子……各种功效的产品遍地开花。美容仪到底有用吗?哪些人不推荐使用?记者采访了国内权威皮肤美容专家、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皮肤美容分会会长、华山医院皮肤科项蕾红主任医师,听她讲解皮肤美容的真相。
社交网站上测评
各类美容仪的博主非常多
美容仪不能过度使用
“我买了4台美容仪,早晨我用光子的,晚上我用射频,最近我又入手了一台高端仪器,价格一万多元。”徐小姐对美容仪情有独钟,她认为坚持使用可以看到一定的效果,“皮肤变得更紧了”。
也有人直言美容仪是“智商税”。王小姐说,她买的美容仪号称可以淡化法令纹,认真用,每天用,一个月了什么用也没有。更多人入手美容仪后,过了“蜜月期”就束之高阁了。
家用美容仪销售火爆,但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安全、有效与否。对此,项蕾红表示,家用美容仪目前属于小家电的范畴,只要选择正规品牌,根据使用说明操作,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但是从科学角度说,长期效果尚未得到临床验证。
“也许你会看到有些人拍的视频,用完发现一边脸提升上去了,这种即时效果是否真的那么明显、是否可以保持,我们持保留看法。就像洗完澡你会发现当下的皮肤很好,水润润的,但过一段时间又打回原形了。”她表示,对家用美容仪的效果最好不要期望值太高,它的作用主要是保养,跟医院里的仪器是有差距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家用仪器能量强度相对较小,而且参数设置基本都是固定的,不会像医疗设备那样可以由医生进行个性化调节。
“需要提醒,家用美容仪使用不要过度,比如说明书说一周使用2-3次,有的人为了追求效果,擅自延长时长和频率,每天使用,有可能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最近就遇到过不少因美容仪使用过度导致皮肤发红、发痒、长斑的患者。”项蕾红表示,不同仪器使用频率、方法都不同。比如射频类产品需要脸部在干燥状态下使用,如果脸上有水分,就有可能带来电流,增加灼伤皮肤的风险。
不同原理的美容仪也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有很多人问我,自己是否可以用美容仪?我认为,可以用三个标准来衡量,皮肤是否紧绷,有没有像蚂蚁爬过一样痒痒的,有没有发红和灼热感。如果有这三个症状,说明皮肤本身就有问题,最好不要随便用美容仪。”她说,可以先进行局部尝试,没有不适再全脸使用;尽量选择知名品牌,不要盲目相信商家宣传功效;使用前认真阅读说明书,遇到皮肤疾病应该尽早就医。
面膜最好不要每天敷
夏季来临,爱美人士对面膜的需求也随之增长。项蕾红表示,“面膜主要是水溶性成分,用完后水分难以保持住,所以最好在敷面膜后及时涂一层乳液。单纯靠面膜补水是不科学的,而且面膜也不要敷太久,一般不超过20分钟,更不推荐每天贴。就像手泡水太久会发白,皮肤过度水合作用也可能导致屏障功能受损。”
夏季,紫外线强烈,一定要认真做好防晒,紫外线是导致皮肤变老的“元凶”。如果防晒做得不到位,用再贵的护肤品和美容仪都没用。“做好清洁、补水、防晒,是性价比最高的护肤程序,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项蕾红表示,如果在紫外线强烈的地方,每隔2-3小时要补涂一次防晒霜。
美容护肤行业有多“卷”?近年来,具有功效性的成分成为年轻人选购护肤品的标准。“以前我们认为,护肤品只是涂在皮肤表面的,不会改变内在生理结构,但这种观念正在被打破,功效性的护肤品被证实的确有一定效果。”项蕾红表示,2021年5月,国家正式颁布《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强制规定企业生产经营的化妆品按照规范进行功效宣称评价,化妆品功效性测试也成为了企业必做的检测项目。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的时候需要留心其厂家、批号以及功效评估证明。
抗老、美肤都是持续的过程,不要追求哪一款产品立竿见影。“很多患者叫我推荐护肤品,我觉得要因人而异,根据需求和问题来选。总的来说,买护肤品要看成分,历史悠久的品牌也是一种安全的选择。”项蕾红说。
现在流行的护肤新理念很多,比如“早C晚A”已深入人心。项蕾红表示,有的人对A醇不耐受,容易出现发红、刺痛和干燥脱皮等情况。因此,建议从低浓度的产品,在局部从低频次开始使用,如果没有出现不耐受的情况,再进一步增加使用频率和浓度。
很多人都有颜值焦虑,不愿意接受老去的事实,甚至走上整形美容的“不归路”。项蕾红认为,社交网络、医美机构的宣传助推了这种趋势;另一方面还是对审美的单一性和局限性,造成大部分人没有建立自己的审美观,一味跟风。面对衰老,心态很重要。美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没必要美得“千篇一律”,更不要过度追求“科技护肤”。平时做好日常的基础护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适当使用抗衰手段,并通过规律生活、健康饮食、适当运动让自己的状态维持得更好。
来源 | 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