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成阵无人问,看风过处落红成阵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30 06:22:42

落红成阵无人问,看风过处落红成阵(1)

黛玉葬花

落红成阵无人问,看风过处落红成阵(2)

葬花

落红成阵无人问,看风过处落红成阵(3)

无花冢

落红成阵无人问,看风过处落红成阵(4)

花囊

落红成阵无人问,看风过处落红成阵(5)

连花囊也埋了

落红成阵无人问,看风过处落红成阵(6)

王铎评87版《红楼梦》7:黛玉葬花“冢”何在?

看官,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被某些人说成是经典,并且,第12集“黛玉葬花”一场戏,又被过誉为“经典中的经典”。可是,在我看来,除去音乐和表演者之外,现就导演的场景设置和人物道具而言,与书中所描述的情景,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想说,只要读过这部分章节的《红楼梦》的人,是不会认同剧中这些“扎眼”的细节的。

现在,让我们先看看书中是怎么写的。

一说到“黛玉葬花”,书中是有两次具体描写的。也就是说,“黛玉葬花”在书中,是有两次,不是一次。第一次没有作诗,引出了宝黛看《西厢记》的故事。第二次黛玉作了《葬花吟》,令宝玉大为感动。所以,大家只要看看书中的两次节录,就明白了:

第一次“葬花”:

那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即《西厢记》),走到沁芳闸桥那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看。

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树上桃花吹下一大斗来,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花片。

宝玉要抖将不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儿,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儿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花瓣。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

宝玉一回头,却是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花锄上挂着纱囊,手内拿着花帚。

宝玉笑道:“来的正好,你把这些花瓣儿都扫起来,撂在那水里去罢。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了。”

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儿什么没有?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儿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它扫了,装在这绢袋里,埋在那里,日久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

看官,书中记录的黛玉第一次“葬花”,看来也不是第一次。因为她亲口对宝玉说,在“那畸角儿上,我有一个‘花冢’”。当然,黛玉还带着“葬花”的一些用具,这里先不说。

第二次“葬花”:

宝玉因不见了黛玉,便知是他躲了别处去了。想了一想:“索性迟两日,等他的气息一息再去也罢了。”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叹道:“这是他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来了。等我送了去,明儿再问着他。”说着,只见宝钗约着他们往后头去。宝玉道:“我就来。”等他二人去远,把那花儿兜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和黛玉葬桃花的去处。

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那边有呜咽之声,一面数落着,哭的好不伤心。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屋里的丫头,受了委屈,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听他哭道是: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话说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在一腔无明未曾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

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又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

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以到无可寻觅之时矣。

好了,看官,书读完了,现在我们来说说电视连续剧里的几处“硬伤”:

一、何谓“花冢”?

“花冢”就是“花坟”,是黛玉将花堆成的“花堆”,因样子像“坟”,故称之为“花冢”。而在电视剧中,却没见“花冢”,却只见到了黛玉在挖”坑“埋花,这不明明是在”坑人“嘛!另外,用许多花(因为黛玉是多次”葬花“)堆成的“花冢”,从视觉美学上说,不比”土制坟头“,是美的!这也正是黛玉的仙女气质和诗意创造。而电视剧,对于这些却毫无呈现,可惜!我不想说”红学家们“和编剧、导演们没有看懂。

二、“花冢”在何处?

书中说了,“花冢”在”那畸角儿上“。在”畸角儿上“,就不是在空地里,就是在无人经过或不被常人发现的地方。而电视剧所选的地方,恰恰相反,是在桥边、在大树下……

另外,在“畸角儿”(即角落)的好处是,所堆的“花冢”,不容易被风再吹扬起来。还有一事,不得不说。就是,如果黛玉没有堆“花冢”,那宝玉的第二次到来,是不会直奔“花冢”而来的。不然,那宝玉还能够找到黛玉吗?还能听到哭声吗?不能吧?大观园大着哩!

还有,书中为什么要写第一次宝黛在“花冢”相见,就是为了第二次的“葬花高潮”作铺垫。再,由“花冢”,最后成了诗中“天尽头”的“香丘”,也是花越堆越多,以至于最后成“丘”的意思。电视剧中没有“香丘”,却唱出了“香丘”,你说是不是怪事?

三、”纱囊“如何也埋?

看官,黛玉的几次”葬花“,都是使用”纱囊“来收集落花的。怎么可能连”纱囊“也埋了呢?一次”葬花“埋一个”纱囊“,她有多少”纱囊“去埋?没有这种道理吧?

四、何谓“落红成阵”?

书中说的“落红成阵”,是指”落花成阵“,当然也伴随着”花瓣 “,但主要的是指“落花”。可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大部分是满地的“花瓣”。如果地上全是“花瓣”,而没有“落花”,这就不符合植物的自然规律了。那“落红成阵”,也就没有“落英缤纷”的动人之处了,美学力量就差几个量级了。不是吗?

五、黛玉葬的是什么花?

书中当然写的是凤仙、石榴等各色花。这是黛玉作诗那次落的花。各位,如果你见过大片的石榴树开花,树下,又有无数的凤仙花开放,璀璀璨璨,瑛瑛红红,那种花的红阵、红潮,真是美极了!而绝对不会是电视剧中的那种景象。还有,如果用这些花来堆“花冢”,一定也漂亮死了。

另外,凤仙和石榴两种花,对于黛玉和古代女子来说,都是有特殊的文化含义的。凤仙,即“逢仙”,石榴,即隐喻古代姑娘当婚的岁数“十六”。其诗中唱的“花谢花飞飞满天”,主要指的也是这两种花。

六、花帚什么样?

所谓的“花帚”,应当是又短又软的小苕帚,故书中称作“手内拿着花帚”。而绝对不是电视剧中黛玉肩扛的那种大苕帚。看官,这一“拿”一“扛”,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美感也就不一样了。叫我看,电视剧中的,倒像是打扫卫生用的,不美。《红楼梦》中的婆子拿着,还像那么回事。

朋友们,对于“黛玉葬花”,我就先说这点感想吧。也许说的都不对,希望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