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长假,独自背上行囊去了一趟成都游玩。这次旅游收获颇丰,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成都的糖画技艺。
糖画,对于我这个广东人来说还是第一次见到,感到既新鲜又有趣,它以勺子为“笔”,糖稀为“墨”,各种生动图案的造型在艺人们的手下跃然“纸上”,简直是太美了,让人叹为观止。
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的朝廷宴会上就已经出现了“以糖作狻猊行,号曰猊糖”的糖品,最初是作饰用,到了宋代才将“乳糖狮儿”等列入“果子”类。另据吴自牧的《梦梁录》所记的还有“小儿戏耍家事儿,如戏剧糖果之类:行娇惜,宜娘子,秋千,稠糖葫芦火斋狼果子,吹糖麻婆子,孩儿等”。明代时期出现了“糖丞相”,糖画的前身,也就是糖人。到了清代逐渐发展成了今天的糖画,据傅崇矩的《成都通览》记载:“元旦日街市停贸易……只有小本营生者,专售小儿之钱,如……糖饼”,这里说的糖饼就是糖画。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是糖也是画,可以观赏也可以食用,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糖画由明代的“糖丞相”不断发展和改善而来的,吸收了传统皮影的制作方法及雕刻特征,而改为直接用小铜勺,倒糖液绘出皮影图案,就这样民间技艺“倒糖影儿”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