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早人工呼吸的发明者,他是五石散的首创者,他用饺子治疗冻耳,更独创肛门栓剂剂型。他非科班出身,却成为整个中医体系中支柱般的脊梁。他叫张仲景,享后世“医圣”之美名,更有人称其为“万方之宗,群方之祖”,他的医术到底有多高明?
被称为“医圣”的他究竟有多厉害
1关于医圣,我们都知道哪些
求医的道路,没有人能一蹴而就
公元171年,战乱纷繁,瘟疫肆虐,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年仅十岁的张仲景悯怀百姓,如同今天所有医学界里的莘莘学子一般,张仲景怀揣着悬壶以济世的理想,遂拜同郡张伯祖为师。 没有人的成功是偶然的,哪怕医圣也一样。张仲景艺成之后,盼医术更为精进,先后向襄阳的治疗疮痈有名的王姓医生、茅山道士等人求教,也正是他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为他日后享誉“医圣”的美名奠定了基础。而他更是以自身实践告诉每一个后生,每一个仰望星空的梦想,只有通过脚踏实地才能实现,这抑是对生命的尊重。 纵观现今,中国医学界里107篇中国医学论文因同行评议造假被国际著名学术出版机构Springer撤稿,作者涉及国内多个知名医院专家和医学院教授,引起社会上轩然大波。在医学这个与生命休戚相关的领域,没有人能一蹴而就,更容不得任何投机取巧。
从医术到著作,成万世师表
有关张仲景医术高超的传说甚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为王粲(仲宣)诊病一事,“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信。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所言。”此轶事载于《甲乙经序》、《太平御览》等不同传书中,仲景之医晓人之生死,真乃神乎其技。 他所留下的巨著《伤寒杂病论》更是被称为中医界的“圣经”。在《伤寒杂病论》成书近2000年的时间里,一直拥有很强的生命力,它被公认为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并被学术界誉为“讲究辩证论治而又自成一家”的临床经典著作。书中所列药方,大都配伍精当,有不少已被现代科学证实,后世医家按法施用,每每都能取得很好疗效。历史上曾有四五百位学者对其理论方药进行探索,留下了近千种专著、专论,从而形成了中医学术史上甚为辉煌独特的伤寒学派。
2医圣与现代医学千丝万缕的联系
十年著伤寒,独创辩证法
在张仲景之前,我国医学领域内从未形成一套系统的、完整的、规范的诊疗指南。张仲景将自己多年行医经验和对无数患者的“望闻问切”进行了归纳成册、总结成书,俗话十年磨一剑,仲景十年著伤寒,终于写成《伤寒杂病论》。这本书开创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先河,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辨证施治”又称“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专业术语,意思是说,首先要运用各种诊断方法,辨别不同的症候,对病人的生理特点以及时令节气、地区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进行综合问诊及分析,研究其致病的原因,然后给予相对应的治疗方法。
张仲景对疾病辨证论治的认识方法与现代医学上认识疾病的思维模式基本相似。现代医学对于疾病的概念是有明确的病理基础、治疗目的、对疾病转归的明确认识、由于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不同,对其认识方法和思维模式也要求必须不同。而在张仲景病证结合的概念中,依据四诊合参的方法,辨别致病邪气的性质,辨别人体正气在脏腑、经络何部位不足和异常,来判定疾病的原因;在限定性的一元化病因基础上,再结合发病的表里部位、五脏部位及相互关系,分析疾病的病机;确定针对性治疗原则,限定治疗范围与禁忌,分型论治。
千年之后的今天,《伤寒杂病论》一书依然是医界学者“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现今我国所有中医院校,《伤寒杂病论》均为中医学基础学习课程,更是中医学习的奠基课程。章太炎先生曾说:“中医之胜西医,唯独伤寒。”而清朝学者徐彬说:“古来伤寒之圣,惟张仲景。”清朝著名中医学家喻昌更是称其为“万方之宗,群方之祖”。
(图为《伤寒杂病论》书影)
人工呼吸,急救“死者”
张仲景的医术精湛不仅仅体现在他晓人之生死、脉象浮沉,更在于一些救助手法的发明。而人工呼吸便是其中一项。
某日,张仲景出门问诊,巧逢一诊所,地上躺了一“死人”,旁边大夫瑟瑟发抖、无计可施,似是怕周遭家属的“医闹”。张仲景上前了解情况,原来是“死者”和家里人闹矛盾,一时气愤之下想不开,以一尺麻绳自缢,板凳倾倒时的声音惊到了家里人,家属第一时间把人抱了下来,一看脸面发紫,已是没有了呼吸,不见动弹。遂立即抬去医馆,但是大夫一看,这都没气了,也是束手无策。悲痛欲绝的“死者”家属迁怒于医生无能,把医馆围的是水泄不通,要大夫陪出个说法。
张仲景看了看“死者”的情况,切了一下脉象,知道距离上吊时间不长,或许还有救的可能。遂大声吩咐大家帮忙,把病人抬到木板上,然后盖上棉被保持体温。一人抬起手臂,一人按摩胸部,张仲景则自己用手撑着“死者”的胸腹部,有节奏的按压。随着手臂的起落,按压之下,“死者”居然随着一下颤抖的活了过来!张仲景吩咐不要停止动作,重复几十次之后,病人终于彻底醒了过来,周围的家属抱着死者大哭不止,不停得对张仲景磕头谢恩。这便是最初的人工辅助心肺复苏法,至今仍在科教宣传的人工呼吸之鼻祖,是我中华医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了解,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发达国家,公民学习掌握现场救护技能的比例达50%以上,而在我国,这个比例却只有1%,技能也多数掌握在医务人员上。在医学上,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分钟以内,严重创伤伤员抢救黄金时间是30分钟。近年来,我国发生心搏骤停几率逐年增加,已接近发达国家发病率,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心搏骤停。可见,急救技能对于抢救生命却是至关重要的。张仲景所发明的人工急救方法,简单易学,在院前急救已成为抢救生命的重要保障,在发病率逐年增加增加的今天更是具有普世价值。
急救流程
创新剂型,栓剂通便
除发明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外,张仲景在药物剂型上的创新更是使后世的医者获益匪浅。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介绍的蜜煎导方我国现存医学著作中最早记录肛门剂型的是适用症及制作方法的方剂之一。现代医学临床发现,蜜煎导方在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上,有调整结肠的作用,不仅能缓解症状,而且有很好的远期疗效。
所谓蜜煎导方,《伤寒论》中记载:“食蜜七合(140毫升)上一味,于铜器中,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幷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肛门)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大意是说:“将蜂蜜倒进铜质的煎锅中,用微煎之,不停地搅动,使所含水分渐渐挥发,变成软泥状,用手趁热捻成条,如手指般大小,长约二寸,头尖,这样就做成了一个肛门专用的蜂蜜栓剂。待温度下降到微温而不烫时,将其塞入肛门,并用手握固蜜栓的另一端,等到患者出现明显的便意时,即去掉蜜栓”。
这就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肛门栓剂通便法,这种方法和原理至今仍广为临床应用。直至今日,中药上依然保留灌肠,这是在张仲景的蜜煎导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中药外治法之一,此项技术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并且,多年来随着药物剂型的完善和辅料的不断创新,在张仲景发明栓剂的基础上,已逐步从肛门栓发展到阴道栓、尿道栓、牙用栓等等不同给药部位的栓剂,治疗功效也从最初的便秘大幅度增加到了治疗窗范围。
创五石散,巧祛伤寒
在创新药物上,张仲景也有其独特的造诣。被称为“千古奇方”的五石散,其创造者便是张仲景。有人说它是长生不老的神药,是包治百病的仙丹,还有人说它是取人性命的毒药。
事实上,作为首创者,张仲景发明它的初衷只是为了治疗伤寒 (指寒邪入侵引起的疾病,并非现代医学讲的伤寒病)。称它“五石散”,是因为它是由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礜石、赤石脂五味石药组成的一种中药散剂。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寒食散”,乃是因为服用此药后,须以服冷食来散热而得名。不过,因为“五石散”的药性猛烈且大热,仅仅依靠“寒食”来散发药性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辅以冷浴、散步、穿薄而旧的宽衣等方式来散发、适应药性,即所谓的“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只有一样是要“非寒”的,那就是饮要“温”,此举称之为“散发”和“行散”等。如此药性复杂的药物,在治疗伤寒上却有着其显著成效。现代医学和药物学表明,无机砷化合物例如礜石,都含有剧毒,而小量服用可以改善血象,强健神经,促进消化机能。
在今天,五石散已经不再使用了,但其独创的配套服用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不仅是中药、中成药,哪怕是西药也是一样的,根据药物剂型、功效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服用方法、服药时间。
3医者仁心,看医圣如何处理医患关系
1、情系百姓,为灾民治“冻耳”
张仲景之所以被称为医中之圣,不仅在于他精湛的医术,更在于他情系百姓的医者仁心。他一定想不到,千年之后救死扶伤的医院里暗藏药品回扣的利益链,更有“莆田系”非法行医葬送了多少无辜生命。
张仲景经过白河岸边时,见很多穷人饥寒交迫,耳朵都冻烂了,他深受震撼,暗下决心救治他们。回到家,不顾旅途劳乏,叫人在南阳东关的空地上搭起大棚,支上锅架,夫人不解地问他干什么,他回答说:“让每个穷人吃饱穿暖我做不到,可是我可以给穷人治冻伤。”他把羊肉、辣椒和药材一起放入大锅中炖,烧开后再慢慢地熬,熬得差不多时,再把羊肉和药材捞出来切碎、拌馅,然后和面擀成面皮,把馅包起来做成耳朵形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食用。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喝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食用数日后,冻烂的耳朵就好了。 人们称这种食物为“娇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大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
2、妙手仁心,时刻不忘初心
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他所留给后世的不仅是高超的医术,更是一颗悬壶济世、普世救人的仁心。
论技艺才学,他是医中圣手;论医德医风,他更是万世师表。即使,在今天医患纠纷频有发生,却始终不乏那些温暖人心的“张仲景”们的存在。那些跪地为患者麻醉、通宵值班晕倒在手术室的医生,那些遭遇医闹不忘为患者拔掉针头的护士,正是他们为现代医患关系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在张仲景先生去世近两千年的时间里,我们在医学领域有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突破,“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此番盛世,如君所愿。
来源:凯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