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每年对国人来说,最重要的愿望就是回家过年,在外所有家人再忙,都要放下手头的事情,赶在除夕到家,来个全家大团圆,吃年夜饭、喝守岁酒,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除夕比大年初一更重要。
今年“丑牛”没有腊月三十,明日是除夕,就是腊月二十九。
俗语说:“正月忌头,腊月忌尾”,意思是正月是一年的开始,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有很多忌讳。而腊月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又叫年尾,这个月忌讳也比较多,老传统的讲究更多,尤其是在除夕这天,辞旧迎新更替日越是马虎不得,老祖宗留下很多的传统习俗,都是祈望自己以后的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顺。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看看,腊月除夕,老传统习俗中“4要做,3不吃”,指的是什么?
明日除夕,这4事要做
1、封门
春节贴春联,也被称为“封门”。封门就意味着春节的开始,“封”是很讲究的,就是一切经济往来告一段落,讨债者不能上门,这是封门的规矩,自己也要把借别人的钱物归还,不能外出去别人家,这是不吉利的,自家办置年货也要结束,等屋里屋外卫生打扫干净,全家人回来齐全后,才能封门。
封门一般都会由家里的长者,由大门外向里贴对联、福字、年画,都是图个“好彩头”。还有按照习俗,封门之后家里是不能打扫卫生和倒垃圾,因为怕把“福运”扫走,大门口还会挂上松柏枝,有“藏运”之说。
2、祭祖
除夕年夜饭就餐前,必须要先要准备供品祭祀祖先。俗话说:“百善孝为先”,除夕祭祖是中国人过年都有的习俗,很是重视,人们通过祭祀祖先,感谢祖先对旧时的庇佑,并求的来年保佑子孙后代,顺顺利利、富贵发达。
祭祖仪式一般是在封门,全家人到齐后进行的。在供桌上摆好祖先的遗像,牌位,恭恭敬敬地放上祭品,如猪头肉、点心、水果、酒水、大馒头等,随后烧上三柱香,叩拜祖先,随后烧纸,告诉他们明天要迎接新年,祈求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富贵,这也是人们所说的“送钱粮”。
3、迎灶神
按照传统习俗,除夕还要迎灶神,或是“接灶神”,有的地方是大年初四迎灶神的。民间传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神上天,报告人间功过,定人祸福。俗语中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玉帝会根据灶神的汇报,安排这家人在新的一年中得到多少吉凶祸福,因此迎灶神也特别的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