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包括哪三个,免疫调节主要内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4 08:50:03

一家人同时感染新冠,症状却各不相同。有人全程无明显症状,有人高烧40摄氏度。第一轮快速过峰后,大家即将面临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重复感染、甚至第三、第四次感染。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个体差异?我们需要忧心“阳过”后重复感染的问题吗?

免疫调节包括哪三个,免疫调节主要内容(1)

01 应对重复感染,免疫防线是关键

一组来自卡塔尔大学的研究数据表明[1],感染奥密克戎后,约78%的人在一段时间内不会重复感染,22%的人仍暴露在重复感染的风险中。

南非的一项样本量三百万的研究同样证实了重复感染这一问题[2]。且研究发现,感染旧毒株产生的抗体对预防BA.4/BA.5等新毒株感染的效果仅有30%左右。

为什么有些疾病能终身免疫,COVID-19却会反复得?研究者认为,这与毒株突变息息相关。

冠状病毒是RNA病毒,突变速度更快,这意味着我们无法像天花、麻疹等病毒一样,一劳永逸地免疫它。

除了病毒本身的快速突变、疫苗保护力随时间递衰之外,病毒抗体维持时间不够长也是重复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教授等研究发现,感染目前主流毒株后,人体自发生成的病毒抗体甚至仅能持续2~3个月[3],不足以抵御未来的重复感染风险。

免疫调节包括哪三个,免疫调节主要内容(2)

为应对反复感染对身体的冲击,提升自体免疫成为重中之重。

在此背景下,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有关核酸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再度引发高度关注。研究人员发现,2个月持续干预下,受试者免疫能力的增益效应显著。

02.连续干预60天,免疫系统大不同

小到细菌、病毒,大到植物、动物,所有生物的存续都离不开遗传物质:核酸。而科研进展表明,“核苷酸”是核酸的重要组成单体,是DNA与RNA的前体物,参与了机体内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不仅承担着遗传重任,还对我们的免疫能力产生正面影响。

免疫调节包括哪三个,免疫调节主要内容(3)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实验中,研究人员招募66名平均年龄在48岁左右的受试者,其中,女性49人,男性17人,随机分为安慰组与干预组。连续两个月外源核苷酸干预下,干预组体内重要免疫因子白介素1、白介素2显著提升,且白细胞吞噬率上升。这意味着,外源性核酸营养对于免疫功能和耐力表现存在正向作用。

免疫调节包括哪三个,免疫调节主要内容(4)

此外,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同样表明,通过外源性补充核苷酸,可以更好地满足细胞代谢的需求,尤其是帮助维持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使机体处于更健康的状态。

针对国内多项外源核苷酸与免疫功能研究进展,诺奖免疫学家青克纳格尔博士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充分肯定了这一实验的科学性有效性及突破性,同时强调外源核酸干预对于人体免疫调节功能及维持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03.三类人需要警惕重复感染

《新十条》颁布后,自体免疫调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已经监测到包括BQ.1、XBB在内的130多个奥密克戎的亚分支输入。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其突变的机率及重复感染率将随之受到影响。

沙特2022年的一项研究[4]调查了约35288名COVID-19感染者,随后发现在重复感染的人群中,拥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免疫抑制人群(即免疫力低下者)占比更高,风险更大。

对此,三大类群体需要重点关注: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孩子、已经感染过并处于损伤修复期的“阳过”患者、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群。日常中,不妨从以下五点[5]做起,提升免疫防护:

1.保证每天至少7-8小时的睡眠。睡眠不足,会对免疫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2.运动适度。在免疫修复期,应选择太极、八段锦、瑜伽等和缓的运动,激活心肺功能,暂缓长跑、力量训练等激烈运动。

3.膳食补充。由于部分饮食摄入不均衡、营养吸收障碍等种种原因,很容易出现核苷酸缺乏等问题,进而影响免疫力,陷入恶性循环。通过日常食物中摄取的核酸营养物,已经无法满足自体需求,补充外源核苷酸在此时具有一定意义。

4.保持心情愉悦、轻松,可以通过正念、冥想等方式调节压力。

5.戒烟。美疾控中心(CDO)一项倡议中表示,香烟会攻击呼吸道粘膜,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易致机体感染病毒。

对于重复感染等问题,我们也不必过度紧张。如今,以核酸、核苷酸、核酸衍生物等为主的核酸营养,日益受到学界和产业界的关注。大流行背景中,针对免疫等特异性需求的核苷酸产品也加大了规模化的生产与运营。

有国内医疗系统与自身免疫系统内外两道防线,日常注重免疫力提升,守护好家人,我们一定可以共度难关,迎来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

[1] Altarawneh HN, Chemaitelly H, Ayoub HH, 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Previous SARS-CoV-2 Infection against Omicron BA.4 and BA.5 Subvariants. N Engl J Med. 2022;387(17):1620-1622. doi:10.1056/NEJMc2209306

[2]Pulliam JRC, van Schalkwyk C, Govender N, et al. Increased risk of SARS-CoV-2 re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emergence of Omicron in South Africa. Science. 2022;376(6593):eabn4947. doi:10.1126/science.abn4947


[3] Long QX, Tang XJ, Shi QL, et al. 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assessment of asymptomatic SARS-CoV-2 infections. Nat Med. 2020;26(8):1200-1204. doi:10.1038/s41591-020-0965-6

[4]Shaheen NA, Sambas R, Alenezi M, Alharbi NK, Aldibasi O, Bosaeed M. COVID-19 reinfection: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in Saudi Arabia. Ann Thorac Med. 2022;17(2):81-86. doi:10.4103/atm.atm_74_22

[5] 《25岁达到顶峰30岁开始下降,护好免疫力的方法》,生命时报,2022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