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发布紧急提醒,该区一居民未佩戴口罩到户外某处挖野菜,被同时间在该处停留的1名未佩戴口罩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染,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研判,系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一时间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我们该如何预防?记者就此采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
室外气溶胶传播概率较低
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这一说法其实在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简称《方案》)已经提及。《方案》中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其次,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再次,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
我们知道,新冠肺炎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应注意粪便及尿液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蔡卫平指出:“在室外根本不担心气溶胶传播,因为室外的气溶胶病毒浓度很低,发生传播的概率较低。上述案例中,可能是因为很近距离地接触,实属太偶然。”
据介绍,微生物气溶胶是一种特殊的气溶胶,是由悬浮于空气中的微生物所形成的胶体体系,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及其代谢产物。新冠病毒的气溶胶传播距离、传播力度及感染强度受气溶胶大小、空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影响。
室内通风预防气溶胶传播病毒
在社会活动中,携带病毒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通过打喷嚏等方式,携带病毒的飞沫从口、鼻中形成飞沫核(液滴)释放出来。人正常呼吸时产生的空气流动速度大约在 0.2~0.3 m/s 之间,而打喷嚏力度较大,传播距离更远。所以预防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更多地在医疗活动中,比如采集患者鼻咽拭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吸痰等治疗过程中需按标准操作,减少对患者鼻咽部的刺激,减少患者打喷嚏、咳嗽等产生气溶胶的可能;在检验过程中,试管开盖、离心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环节,均需在生物安全柜内完成,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实验后标本必须保存在双人双锁安全级别等。
蔡卫平指出,对于普通大众而言,通过气溶胶感染新冠病毒也出现了病例,因此也要强调无论公共场所无论室内还是户外,一定要规范地戴好口罩,特别是在电梯、出租车、办公室等密闭狭小的空间内。《方案》指出,新冠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因此可以定期消毒。
“但由于电梯、会议室这些公共场所消毒的作用有限,因此通风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蔡卫平表示,“通风可以降低气溶胶病毒的浓度,从而减少感染的概率。在密闭场所必须规范戴口罩,而且要戴合格的口罩。另外,新冠阳性的人戴口罩预防气溶胶传播的效果会更好。”
此外,对于预防下水道途径的气溶胶传播,尽量在使用马桶的时候,闭盖冲水。
综合: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来源: 广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