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日里喜欢吃的饺子、馄饨、汤圆,还有火锅与麻辣烫等食物,其制作方式基本上都是蒸煮而成。蒸和煮的烹调传统方法,在小麦传入东方前就已建立。
8000多年前,中国人已经学会采用蒸和煮的粒食传统方式,陶釜与陶甑就是他们用来蒸煮的重要炊器。
之后大量出现的鼎、甗(yǎn)等,都是烹制粥和饭改进后的工具。其中以甑(zèng)、甗(yǎn)的发明更有意义,是粒食传统越来越巩固的法宝。
学界认为,小麦传入中国时只是传入了种植技术,而相应的饮食传统并没有被传入或者被接受。
在古代粒食传统的背景下,小麦和水稻、小米一样被煮着吃,很难下咽。因此,在北方的产量和播种面积并不大。
直到秦汉,将小麦磨成面粉后蒸食成馒头,它的面积与产量才大大提高,并最终代替了粟与黍。
和西方烘烤的面包传统不同,馒头是中国蒸食传统的代表,和面条一样深得人心。因此,中国人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东方特色的“蒸煮”饮食生活传统。
当蒸法运用到面食的烹饪中,一个区别于西方以烤食为传统的面食体系也就建立起来了。
其次,馒头与面包在具体的制作方法上也有不同之处。有过白案经历的人应该会清楚,制作面食时,非常考验厨师对发酵这门技艺的掌握。
得益于酵母的诞生,使得大家在制作馒头、面包、包子等面食食物的时候,不必太担心面团无法顺利发酵。
最早的酵母出现在前古埃及,中国古人最早使用的是老面发酵技术,馒头一般仅发酵一次,面包则最初就开始使用酵母发酵。
酵母发酵面包要严格遵守:一次发酵、醒发、二次发酵的阶段。不同的发酵物发酵方法影响其发酵程度,造成了面包、馒头不同的口感。
《齐民要术·饼法》引《食经》“作饼酵法”,说用酸浆一斗,煎取七升,下粳米一升煮成如粥。这是一种酸浆酵,书中同时还记有一种酒酵法,以白酒煮白米沥浆为酵。
这样的酵力度较弱,所以发面时下酵量很大。这样看来,至少南北朝时就已经掌握了发面技术,再往前追溯可以早到汉末。
发酵技术用于蒸饼以后,这一款采用蒸法制作的面食更受欢迎,也让面食有了更好的普及形式。《南齐书·礼志上》有“荐宣皇帝面起饼”,这面起饼应当是发面饼。
就此来说,中西方对于发酵技术,和掌握烹饪方法的不同,决定了麦食的传统发展方向有了偏差。
最后一点,面食技术的普遍运用。
起初小麦直接用蒸煮方法得到的食品,同大米和小米一样,还是粥与饭,后来出现了磨面设备,小麦才逐步过渡到精细的面食阶段。
磨面设备采用的主要是粉碎技术,根据现有考古资料,磨面设备主要以石磨为主。在陕西临潼郑庄秦石料加工厂遗址有石磨出土。在山东青岛开发区澳柯玛工业园建筑工地,也发掘出一个碎成3瓣的战国石磨。包括在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汉墓,也出土了石磨。
从目前已知的考古发现可以推测,圆形石磨的制作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比较成熟,它的使用时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因为小麦的食用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借用了现成的粒食传统,可是小麦粒食的口感远不及大米和小米,其传播速度也没有得到大幅提升。
有了石磨等其他可以粉碎小麦的设备后,古人便开始制作诸如馒头、蒸饼等精细面食。
也就是说,3600年前,从小麦传到中国,古人用甑(zèng)将麦面蒸成了馒头和包子,而西方人将它放进炉子烤成了面包,这就是中西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
中西方不同的主流烹饪技术,对发酵技艺的掌握,还有粉碎设备的出现,决定了麦食传统发展的方向。
与其说馒头和面包是两种不同的食物,倒不如说它们代表了东西方不同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