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和雅的区别,雅与颂区别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5 16:32:10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才把音乐进行了整理,《雅》和《颂》都有了适当的位置。”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然后乐正。孔子周游列国回到鲁国已到晚年,在十四年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孔子发现哪个国家都一样,天下已然无道,要想通过从政实现政治抱负、推行道,行不通。回到鲁国后,开始校正乐 : 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撰《春秋》。孔子想通过文化的传承,重新删定礼乐,规范道、规范周礼。

《诗》和《书》演变到《诗经》和《尚书》的过程:《诗》是《诗经》,《书》是《尚书》。人们把《诗经》列为五经之一,因为列为经,所以有《诗经》之名。《书》是记载上古历史和一些先贤所讲的话,因是上古时期,“尚”通“上”,这本书是至高无上的,是人们所要崇尚的,故称为《尚书》。

诗来自于民间,有人专门收集诗后交给乐官,乐官重新编定。诗是歌词,再加上乐,然后把它唱出来。《诗经》是用来唱的。孔子编写的《乐经》失传了,只留下了《诗经》。孔子从人们筛选的这些诗篇中做了删减,留下三百篇,简称诗三百。

《诗经》分三部分 : 《风》、《雅》、《颂》。《风》收集的民风,来自于十五个诸侯国,讲平时生活中人们的劳作、爱情、思念、生活习惯、生活作风具体的民间事,称做《风》。贵族、王室、宴会所用的称为《雅》。《雅》又称《大雅》和《小雅》。《颂》是为自己祖先歌功颂德的,歌颂文王、歌颂武王,通常祭祖、祭祀,有宗庙活动称为《颂》。

有了《诗》就有了歌词,孔子再给它配上乐(然后乐正),还要配上乐器,用什么乐器演奏,在什么场合用什么诗,谁可以用。如 : 天子要用什么诗词 ;诸侯、大夫、百姓用不同的诗词,也用不同的乐器去演奏。《雅》、《颂》各得其所,在自己相应的位置。

“各得其所”如 : 诗经《小雅》第一篇《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描述一场景。呦呦:鹿鸣声。苹:鹿食的草。在广阔的草原之上,有很多鹿在那儿呦呦鸣叫,悠闲地吃着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有很多嘉宾来到了我这儿,我用笙和簧(乐器)给他们吹奏美妙的音乐。“吹笙鼓簧,承筐是将”承:奉上。筐:装礼品的竹器。给他们吹奏美好、美妙的音乐,还准备了很多礼品即将奉上。“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这些嘉宾来到我这儿,是因对我的喜好,展示大道(嘉宾身上美好的品德、美好的德行)给我看。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在广阔的草原,有成群的鹿在这儿鸣叫,在这儿悠闲地吃草。“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我这儿来了很多嘉宾,他们的德行是如此的美好,对于自己的子民没有任何的刻薄。“君子是则是效”君子都要效仿来到这里的嘉宾。“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我有美酒,招待嘉宾,大家可以在这儿逍遥、娱乐。让这些有美好德行的嘉宾尝到我的美酒,感受到我对他美好的诚意和敬意。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耽。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在广阔的草原上,有这么多小鹿呦呦鸣叫,悠闲地吃着小草。“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我给这些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耽”,其乐融融,大家久久不愿离去。“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我有美酒,让来到我这的嘉宾心情愉悦、美好,其乐融融。

《鹿鸣》含义 : 周朝天子在这接受各诸侯国国君朝拜。这些国君身上都有美好的品德,他们来到这就是在显示大道给我看。他们身上的美德如此之好,如此广博,他们对自己的子民没有丝毫刻薄,他们是天下君子所要效法的典范。这些嘉宾来到我这儿,我们要鼓瑟吹笙。大家其乐融融。我要拿出美酒让嘉宾们心情愉悦,好好推广自己的德行,回到诸侯国更加爱护他们的子民。

孔子说从卫国返回鲁国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如 : 《鹿鸣》经过孔子的编定后,有了词,也就是诗,再给它编了曲,同时确定了用什么乐器去演奏。鹿鸣出现了三种乐器:瑟、笙、琴,鼓瑟、吹笙、鼓琴。在周朝天子宴请诸侯时才能用《鹿鸣》。

乐正从四个方面作了规定:谁用?在什么场景下能用?用什么乐器?用什么编曲?更加规范。看似唱了一首《诗经》奏了一场乐,实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告诉人们要修身,要推广美好的德行,要去爱护自己的子民,成为天下君子的典范。

《鹿鸣》经重新编定后,在三种场合可用:乡礼,乡射,宴礼。

乡礼:以乡为单位,向国家推荐贤者的活动,演唱《鹿鸣》时,这些贤者就体会到词中所表达的含义,乐中所彰显的德行。

乡射 : 卿大夫宴请当地的卿、大夫、士、学子等本地的、当地的贤者。可以用《鹿鸣》。

宴礼 : 是天子、诸侯、贵族在政闲之时宴请自己的有功之臣,可以奏《鹿鸣》。

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孔子重新编订了《诗经》和乐,让它归到该有的位置。在当时意义是非常的重大。因本身天下无道,礼崩乐坏,道衰落了,乐也快要废弃了。

那时礼乐不分家,我们从《鹿鸣》中可以看得到。有乐在,人们从乐中可以听到周礼,从乐中可以听到道,有启示和警醒的作用,这是在复兴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大家还在用《诗经》加上校正后的乐来宴请。在很多诸侯之间的会盟、国君宴请贤臣之时,大家可以通过宴请时所用的乐来体会对方的含义。那时的人都要学《诗经》,别人奏了什么乐,唱了什么诗,知道它在表达什么,知道它其中的含义。

现在我们听一首歌曲,从当中的乐、词,可以体会到这首歌曲的含义、意境。一首轻音乐,我们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情绪,有情感在其中。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就是因为道在其中,周礼也在其中,可以通过乐、乐器表达音乐里所蕴含的情绪和道理。

通过诗、通过词可以告诉人们这其中的道理,词有文王所作,有周朝的乐官所作,有民间所采集的民风,可给人们提示和警醒的作用,所以《诗经》流传至今。

孔子对《诗经》作了分类整理。《雅》、《颂》是直接有关祭祀等重要典礼的“庙堂诗”,使它们各得到其位,承续了周公制作礼乐的事业。孔子晚年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生活。虽未寻找到贤德的君主,实现仁政的理想,但通过正乐复兴了文化传承,将周礼的精神弘扬光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