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与古筝为什么一雅一俗,古琴与古筝有哪些区别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5 19:24:26

古琴与古筝,同为我国传统的弹拨类乐器,在外形和演奏技法上也十分相似,因此不少人常将它们混淆。然而,它们在文化内涵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古琴与古筝为什么一雅一俗,古琴与古筝有哪些区别(1)

古琴(上)、古筝(下)

一、古琴与古筝的基本特征古琴

古琴原名“琴”、“七弦琴”、“瑶琴”、“丝桐”,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弹拨类乐器,《诗经》中就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描述。春秋时期,宫廷中就将古琴用于伴奏,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古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琴在士大夫以及文人阶层中非常盛行,出现了“竹林七贤”等著名琴人。到了宋朝时,琴发展到了高峰,这种势头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后期。

演奏古琴者一般是自娱自乐,或是邀三两好友山林之中,抚琴长啸。白居易《夜琴》诗云:“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被传为千古佳话。

杨宗程《琴话》说:“琴不能入俗耳,以其声过于微细,稍纵即逝。”古人所说的“琴棋书画”中的“琴”就是指古琴,可以说古琴是古代乐器中享有极高的地位。

古琴与古筝为什么一雅一俗,古琴与古筝有哪些区别(2)

古琴

古筝

古筝又名 “秦筝” 。 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然后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

相比古琴,古代文人作品中关于古筝的记载远不及古琴的丰富。古筝一般的演奏场合主要是茶楼、酒肆、宴会等娱乐性场合。《战国策·齐策》中说: “临淄甚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 ”西汉《盐铁论》中说:“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击而已。”

可见,在古代,古琴是“阳春白雪”,具有雅士特征,一般用于自娱;古筝是“下里巴人”,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更多用于公共场合。

古琴与古筝为什么一雅一俗,古琴与古筝有哪些区别(3)

古筝

二、古琴与古筝雅俗差异的原因

古琴与古筝,这两种看起来十分相似的乐器,为什么会有这种巨大的雅俗差异呢?在儒家和道家思想主导的中国古代社会里,音乐自然也不能脱离二者的审美范畴。

首先,从儒家的角度来看,自西周开始,君王建立了礼乐制度,出现了对“雅乐”的评价,在以“雅”为特征的音乐,与宫廷礼制联系密切,有着气氛庄重、节奏舒缓的特征。儒家创始人孔子的音乐审美观在古今音乐的雅俗之分起到了主要作用,孔子以一个“淫”字来批评郑声,认为郑声颠覆了以“雅乐”为特征的礼乐制度。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谓“不淫”,就是要以礼来克制感情,体现在音乐上,就是不能过于激烈,必须符合“中和之美”。

其次,从道家的角度来看,道家追求超然物外的独立人格,崇尚 “清静自然”、 “天人合一”的境界,对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文人音乐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就将声音分为“人籁”、“地籁”和“天籁”,崇尚 物我两忘、虚静缥缈的空灵境界,追求音乐的含蓄意境之美。

古琴与古筝为什么一雅一俗,古琴与古筝有哪些区别(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