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观念,如何理解俄狄浦斯王的悲剧结局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6 06:52:25

"弑父娶母"是观众预知的前提,而如何用精妙的叙事结构来让主人公发现这个"公开的秘密"就是一大挑战。

索福克勒斯将这一"秘密"打散,分成不同的信息碎片,由王后、牧羊人和使者等人逐步透露,将神谕和破案线索交叉在一起,奏出了一首激荡回旋的交响曲。

一道神谕:不可抗拒的语言魔咒

俄狄浦斯生来就背负了一个神的诅咒:弑父娶母。神谕是神对人命运的预言,为什么神的一句话就会成为不可抗拒的最终决定力量呢?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我想先从语言的特点讲起。

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用所指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指能指和所指联结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如何理解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观念,如何理解俄狄浦斯王的悲剧结局(5)

索绪尔

对没有学过语言学的人来说,这段话看起来有些不易懂。我们结合神谕做一个简单解释:父母的能指是具有音响形象的字词,而父母的所指则是千差万别的,对于俄狄浦斯来说,他的父母是特定的。

神谕是一种知识的隐喻,代表着神的权威,而俄狄浦斯则希望用自己的知识来对神谕进行解读和应对,从而逃脱命运的诅咒。

但实际上,人是有局限性的,俄狄浦斯对神谕的理解是错位的,他认为父母的所指是他的"养父母",而真正的所指其实是他的生身父母。

我们大家熟知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其实,这句话也可以翻译为"知识就是权力"。后现代主义继承并发展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指出了"语言先于现实,语言创作现实"的观点。

如何理解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观念,如何理解俄狄浦斯王的悲剧结局(6)

福柯


"通常我们总以为是自己在书写语言,而实际上却是语言在书写我们、塑造我们、限定我们,我们总是被语言所掌握,当然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努力突破这一限制。"

这一观点无疑颠覆了传统的主客观念,作为主体的人被异化为任由操纵和把握的客体,而作为客体的语言则成为有生命力和控制欲的主体。

这并非危言耸听,以大家深恶痛绝的*为例,我们发现语言确实具有控制和塑造人的能力。当然,语言既可以反向引导人,也可以正向引导人。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叫作"预言的自我实现",指的是人们夸大或扭曲的期望会影响自身的行为,而这种行为促使了预期事件的发生。

如何理解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观念,如何理解俄狄浦斯王的悲剧结局(7)

上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在一所小学随机抽选了一些学生,然后告知老师,这些学生都是智力出众的。后来,这些原本成绩平平的学生在年末测试中成绩遥遥领先。

原来老师们"相信"了心理学家的话,用心教导这些学生,这些学生自信心大增,学习更加努力,于是真的变得"与众不同"。

可以说,语言要发挥作用,先决条件是人得相信。假如,俄狄浦斯并没有听到过他会"弑父娶母"的话,又或者他听到了,却认为这是无稽之谈,那么俄狄浦斯十有八九会在养父母的国家继承王位,过上无忧无虑地生活。

可见,语言就像是一粒种子,它一旦在你的心底里生根发芽,那么就会一直生长下去,长出那颗命运之果。

一场突围:竭尽全力的命运角逐

古希腊悲剧也被称为命运悲剧,认为命运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是导致主人公悲剧的主要原因。《俄狄浦斯王》集中体现了人的理性与命运的冲突。

俄狄浦斯在得知他会"弑父娶母"的神谕后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科林索斯,因为他真正爱自己的父母;在忒拜城受到狮身人面怪兽侵扰时,俄狄浦斯勇敢站出来破解了谜语,拯救了城邦和人民,因为他有一颗急人所难的公心;在忒拜城遭到瘟疫侵袭时,俄狄浦斯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找出"污染"源头,因为他爱自己的臣民。

如何理解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观念,如何理解俄狄浦斯王的悲剧结局(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